为了这些赠品买正装,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为了这些赠品买正装,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 | 金花鼠编辑 | 唐也钦
设计 | 戚桐珲氪约栏目策划 | 刘涵
来源:DT财经
上周 , 肯德基推出了泡泡玛特联名款盲盒套餐 , 吸引不少年轻人涌入KFC大快朵颐 , 不为美味享受 , 只为了限量版盲盒玩具 。
编辑部的马迪也不例外 。 尽管被腰间赘肉拖累了嚼薯条的乐趣 , 但马迪并不气馁 。 他大手一挥 , 请全编辑部来了一次KFC深夜团建 , 自己不吃 , 只是静坐一旁收盲盒、拆盲盒 。
【为了这些赠品买正装,年轻人是怎么想的?】像马迪这样为赠品疯狂撒钱的消费者太多 , 还引起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注意 。 1月12日 , 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在官网发文《用“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 , 当抵制!》 , 指出“情绪价值的需求不应建立在物质浪费 , 尤其是食品浪费的基础之上” 。
我们抵制浪费行为的同时 , 也对这件事产生好奇 , 现在的年轻人 , 都在为哪些赠品买正装?赠品经济背后 , 年轻人到底图点啥?
#01
当代版买椟还珠
年轻人被赠品吸引的趋势 , 其实早有迹象 。 SAP Hybris在2017年发布的消费者洞察调查就显示 , 中国消费者喜欢收到品牌提供的惊喜福利 , 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喜欢讨论折扣和赠品形式的增值福利 。
而CCData《2020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触媒、广告影响力白皮书》的数据也表明 , 不管是90后还是00后 , 都有超过6成人认同自己是“赠品吸引型”消费者 , 因为被赠品吸引而买买买 。

为了这些赠品买正装,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文章图片
图2/5

实际上 , 通过赠品带货不是什么新鲜事 。 早在江户时代的日本 , 药商们就以土特产作为赠品 , 送给前来买药的客人 。
发展到今天 , 日本主流的附送赠品打包贩卖商品其实是“食玩” , 最早是指盒装糖果里用来吸引买家的玩具 。 早期附送的玩具只是糖果的促销赠品 , 后来玩具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 食品反而成了陪衬 。
尽管中国没有类似“食玩”的专有名词 , 但在小红书搜索“赠品” , 你会得到一大堆“为了赠品而下单”的笔记 。
#02
年轻人都在买什么赠品?
在最吸引小红书用户的赠品品类中 , 超过一半都是女生喜欢的美妆用品和美妆衍生周边 。 当然 , 这和小红书庞大的女性用户群体有关 。
化妆品小样以排名第一的提及频次 , 成为最强赠品;香水排名第二 。 送小样是化妆品牌的常规操作 , 不仅给了消费者试用和回购的机会 , 甚至发展出价值上亿的独立市场 。 此外 , 与美妆相关的一系列装备 , 比如化妆包、镜子、化妆箱等 , 也是小红书上众人追逐的赠品类型 。

为了这些赠品买正装,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文章图片
图3/5

除了美妆相关 , 杯子、包包、玩具和手提袋也进入了热门赠品行列 。
而从搭配赠品的正装来看 , 虽然消费市场上最近风头正劲的赠品案例来自快餐品牌 , 但在热爱晒出笔记的消费(营销)圈子里 , 彩妆行业才是赠品经济的王者 , 各个品牌一路从口红、香水送到镜子、化妆包 , 努力打点好大家化妆事业的各个方面 。
我们特别注意到 , 在小红书女性美妆消费为主的大势之下 , 还是有许多来自咖啡、奶茶、美瞳、零食、玩具和快餐品牌的赠品突围而出 。 大家可以认为 , 这些品牌是真正的赠品大玩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