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深夜预警:不要尝试L2以上自动驾驶,模拟结果显示特定条件下必撞

文章图片
图1/12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 万博
来源:智能车参考
关于自动驾驶是否安全的争论 , 似乎永远都不会过时 。
李想刚刚发文总结自家NOA智能驾驶2021年成绩单 。
后脚就有复旦大学教授给李想浇了一盆冷水:
自动驾驶安全性没有想象的那么香 , 不要尝试L2级以上功能 , 特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碰撞 。
并且还拿出自研自动驾驶安全测试平台测试结果为证 。
有图有真相 , 冷峻而悲观 。
事情来龙去脉?
复旦大学教授 ,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杨珉 , 昨天半夜微博发文 , 公开质疑当前车企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
而且还表明是看了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最新感慨 , 引发的不吐不快 。

文章图片
图2/12
杨珉教授在微博中称 , 现在造车新势力智能驾驶普遍L2起步 。
有的据称已经达到L4级别 。
但是对于智能驾驶是否真的可以大规模使用?
杨珉教授在微博中表达了否定态度:
我们的安全研究人员觉得自动驾驶安全性没有想象的那么香 。
并且还着重指明 , 这个论断出自他们自动驾驶安全测试团队针对市面上某L4级别系统进行安全测试 。
杨珉教授表示 , 在复旦自研的自动驾驶安全测试平台对无人驾驶车辆进行安全测试时发现:
在满足某种特定条件的场景下 , L4级无人驾驶必然发生车辆碰撞 。
对此还在微博中贴出测试动图以自证其说 。

文章图片
图3/12
可以看出在测试过程中 , 测试车辆无人接管的情况下 , 面对旁边车道车辆突然加塞时没有选择减速 , 而是径直撞了上去 。
而且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孤例 。
在测试系统仅一周时间的测试中 , 就发现数百个车辆碰撞的案例 。
对于这种结果 , 杨珉教授用团队人员的表现自己的态度:
团队小伙伴们纷纷倒吸一口零度以下凉气 , 表示不要尝试L2以上功能 。
虽然碰撞发生的条件设定在现实中都是小概率事件 , 但在最后中 , 杨珉教授用一句极富哲理的话感慨:
“时代的每一片雪花 , 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
那么问题来了 。
究竟是什么原因 , 让教授深夜对自动驾驶表达出这样冷峻而悲观的态度?

文章图片
图4/12
这事儿得从李想最近在微博中感慨2021年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的变化说起 。
在微博中 , 李想先肯定了对智驾的重视 , 但最初造车确实不够钱 , 直到上市后才开始有自研能力 , 之后就开始细数理想汽车2021年智能驾驶成绩单 。
比如理想成为继特斯拉和小鹏之后全球第三家具备完整NOA和AEB全栈自研能力的品牌 。
AEB测试在懂车帝年度测试中成为冠军 。
NOA导航辅助驾驶激活和使用超过6万台 , 超过中国市场上其他品牌导航辅助驾驶之和 。
……

文章图片
图5/12
本来只是李想一次年终盘点和感慨 , 顺带改变一下人们对于理想汽车不智能的刻板印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