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时间里 , 华为共8次对外宣称不会造车 。 据说在华为内部 , 不造车的原则被强调了远不止8次 。
在北京朝阳区的某华为销售店里 , 销售人员谈起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AITO却异常兴奋 , “纯电驱增程平台、Harmony OS智能座舱、华为自研的车载地图Petal Maps……”
不造车 , 新车的卖点却又是“华为”概念 , 在“跨界造车”热潮涌动的背后 , 华为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为跟我们深入合作的伙伴 , 打造智能汽车极好的产品和体验 。 ”日前 ,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 , 在汽车领域 , 不造车的华为扮演着“助攻手”的角色 。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 , 华为把自己定位为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 其与车企合作大体可分为零部件供应、提供华为HI(Huawei Inside)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下简称“华为HI”)和帮助车企造车、卖车的华为智选三种模式 。
其中 , 在华为HI模式下 , 车辆的产品定义、技术、部件选择等均由车企主导 , 华为参与得不多 。 而在华为智选模式下 , 华为参与到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多个环节 , 与车企的合作更加深入 。
“我们的零部件做得再好 , 如果车厂的产品卖不动 , 那就无法实现商业变现 。 所以 , 我们赋能车企 , 把产品设计做好、用户体验做好、产品质量管控好 , 这样产品才能大卖 。 我们的智能汽车零部件才能大卖 , 才能实现车BU零部件业务的商业变现 。 ”余承东阐述了与车企合作的不同模式 。
华为与赛力斯深度合作AITO品牌
小康股份与华为的合作属于华为智选模式 。 2021年4月 , 华为与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品牌合作的华为智选赛力斯SF5在上海国际车展正式亮相 , 该车搭载了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等零部件 。 2021年12月 , 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 推出全新高端智慧品牌AITO 。
目前 , 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已经上市 , 并于2021年12月23日起开始接受预订 , 预计将于2022年2月陆续开始交付 。 此外 , 据余承东透露 , AITO品牌在今年还会推出纯电版本的问界M5 , 以及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一款中大型SUV 。
据了解 , 问界M5的整车研发、整车制造等是由赛力斯负责 , 华为则在产品造型、内外饰设计及品牌营销方面为该车赋能 。 “比如设计方面 , 我本人也和团队一起 , 对这款新车的造型设计、材料等细节 , 进行了深度的参与 ,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款车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简约、高端、纯净等设计理念 。 ”余承东说 。
余承东认为 ,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属于优势互补 。 “小康赛力斯在过去十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整车制造经验 , 尤其在纯电驱增程器技术研发方面 。 华为过去十几年来在终端BG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运营、工业设计、质量管理、用户体验设计的经验 , 在车部件、智能化、软件、硬件方面优势明显 。 ”余承东说 。
据了解 , 在AITO品牌上 , 华为的参与度与赋能都远超此前的单车项目 。 在此之前 ,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仅采用华为电驱动系统、HUAWEI SOUND及HUAWEI HiCar等功能 , 而问界M5则是Harmony OS智能座舱首次“上车” 。
在华为的战略规划中 , 智能汽车是重要的终端产品 , 更是Harmony OS需要迅速占领的高地 。
“这会让我们智慧出行的生态成长起来 , 提升我们其他终端产品的用户体验 。 比如Harmony OS智能座舱可以实现与手机的联动 , 形成强大的生态 。 在生态发展方面 , 手机、手表可以控制车 , 车上的导航、视频电话可以与手机、平板无缝衔接 , 账号打通 , 体验打通 。 ”余承东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