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找工作 , 很多人的就业方向 , 似乎总是局限在常规接触的传统三百六十行范围里 。 其实眼下的社会生活里 , 代表着新技术、新趋势的很多新职业 , 都在不断涌现 , 从2019年到2021年 , 人社部就累计发布了四批次56个技能人员新职业目录 。 新时代里的这些“新职业” , 到底好不好干?新职业又有着怎样的新要求呢?
无人机成“新农人”的标配 , 驾驶员、检修员成香饽饽
2010年第一架商用的植保无人机交付市场 , 正式掀开了中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化的序幕 。 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大幕徐徐拉开 , 如今拥有一款无人机已经成为“新农人”的标配 。
文章图片
作为农田“新宠” , 一架植保无人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60个劳动力 。 然而无人机的操作、装配、检修等“一条龙”服务 , 都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 。 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这样的新职业便应运而生 。
文章图片
无人机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失控坠机 , 被用户们叫做“炸机” , 这种突发状况不仅是用户们最担心害怕的 , 也是无人机维修点的技师们处理起来最棘手的难题 。
文章图片
安徽六安 , 双胞胎兄弟王友越、王友飞经营的一家无人机维修点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六安的七个区县 。 最近一两年 , 当地使用无人机的农户越来越多 。 农闲时节 , 他们每天最少也要修三四台无人机 , 而到农忙时 , 一天就得修三十多台 , 每月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 。
文章图片
每个月平均能收入万把块钱 , 这比六安当地的平均工资高出了一倍左右 。 对于22岁的王友越兄弟俩来说 , 更是超过了很多同龄人 。 然而要能端上这个无人机装配、维修的饭碗 , 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 一些相关的机械知识、维修技术都得烂熟于心 。
文章图片
别看王友越现在维修起无人机来动作麻利、技术娴熟 , 但就在两年前 , 王家这对双胞胎兄弟还只能靠接一些家庭装修的零活来糊口 , 一个月最多能挣四五千元 , 收入不稳定 , 干的活也是又脏又累 。 一个偶然机会 , 他们看到无人机装修点在招聘无人机装配、维修人员 , 看到薪水待遇不错 , 兄弟俩就跟着师傅学了起来 。
文章图片
在师傅汪家新耐心细致的培训下 , 兄弟俩从故障检测 , 到桨叶安装 , 再到各个维修模块替换 , 一一学起 ,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的培训 。
文章图片
徒弟求知若渴 , 师傅也教得认真 , 在汪家新看来 , 每一次无人机维修 , 都是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 , 尤其到了农忙时节 , 一旦无人机坏了 , 每一分每一秒对用户来说都至关重要 。
文章图片
做了两年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工 , 王友越、王友飞兄弟俩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新变化 。 手头宽裕了 , 消费能力强了 , 弟弟王友越不久前 , 给自己置办了一台新笔记本电脑 。 更让他惊喜的是 , 因为这份新职业 , 他还结识了自己的未婚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