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 | 元宇宙赋能 |
| 游戏 | 3D沉浸式游戏体验、游戏场景虚实结合(和虚拟机器人队伍在真实的野外对战) |
| 旅游 | 时空交互沉浸式游览(在故宫参加光绪皇帝大婚典礼) |
| 社交 | 跨越地域 , 面对面社交效果(参加虚拟世界舞会) |
| 探索 | 探索微观环境(细胞)、遥远太空等人类难以触达的空间(虚拟世界模拟训练 , 真实世界操控远程机器人) |
| 办公 | 虚实结合的办公环境 , 沉浸式交互 , 远程协作 |
03
构建新一代元宇宙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为了实现虚实结合、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实现互联并可以做到互操作 , 元宇宙需要强大的云和端上的算力支撑 。
文章图片
图表 5.用AR增强现实技术重塑艺术展品 , 艺术家画作结合AR技术 , 极大地增强观众与画作的互动感 , 让二维的画作在虚拟世界里流动起来 。
从技术的维度看 , 新一代元宇宙需要利用技术构建以下四层能力:
第一层是 几何建模 , 建立世界的几何模型 , 包括物体 , 人物 , 场景等等 。 物体要可以被操作 , 结构要可以重新组合 。
文章图片
图6.大规模场景移动扫描设备
传统计算机几何建模需要利用CAD软件 , 这需要消耗巨大的专业人力成本 , 在大规模使用中局限性非常大 。 结合图像采集、雷达扫描、遥感照片等2D图像数据采集方式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3D几何重建 , 是目前经济上可行的一种技术方案 , 并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始试用推广 。
第二层是 模拟仿真 , 对虚拟世界中的动态行为建模 , 让虚拟世界活动起来 。 水要能往低处流 , 扔一块石头可以打碎玻璃 , 虚拟角色可以对外部输入做出合理的反应 。 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技术能力一起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 。
事实上 , 这一层的难度用目前的经典计算机体系来解决是极其困难的 , 即便是模拟出奶泡倒入咖啡这样简单的过程 , 也需要一个庞大的超级计算机才可以完成 。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量子电动力学专家费曼在1981年的一篇文章里面已经给了非常清晰的断言:只有量子计算机才可以完美的解决物理世界模拟的问题 , 而目前经典计算机只能对这一过程做非常简化的近似模拟 。
【深度|元宇宙是新技术还是新泡沫?】
文章图片
第三层是 虚实融合 , 虚拟世界的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展示 , 把虚拟世界的信息和真实世界融合起来 。 真实世界的任何物品都被一层信息包裹着 , 并针对不同用户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 个性化推荐将无时不刻的发生 。 AR/VR、脑机接口是目前这一层中的技术研究热点 。
第四层是 虚实联动 , 虚拟世界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产生反馈 , 把虚拟世界的改变自动闭环到真实世界上 。 即通过改变虚拟世界而改变对应的真实世界 。 这个需要依赖机器人技术 。 这样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面进行仿真、规划 , 寻找到最优方案 , 然后自动落实到真实世界 。 现实世界的机器人、虚拟世界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在底层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