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赵明:破立之间 荣耀涅槃

对话赵明:破立之间 荣耀涅槃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钱玉娟 三亚 , 之于赵明有着特殊的意义 。
2021年3月 , 他在这里与渠道商们进行了一场全年的策略讨论会 , 那时的荣耀尽管举起了冲击高端市场的大旗 , 可市场份额仅有3%的它 , 只能徘徊于谷底 。
2022年1月10日 , 赵明在这里以“荣耀赵明现场摔万元折叠屏”登上热搜话题 , 伴随这款折叠屏手机的面市 , 荣耀也通过Magic系列完成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布局 。
在产品迭代背后 , 荣耀的销量也走出了一条V字曲线 。 Canalys报告显示 , 2021年第三季度时 , 荣耀便凭借18%的市场份额跻身中国市场前三甲 。 得益于份额恢复 , 荣耀的品牌关注度也在2021年末达到了14.38%的占比 , 相较前一年同期增超一倍之多 。
要知道 , 在竞争近乎白热化的智能手机产业中 , 荣耀不同于其他品牌厂商 , 它所走过的是一个“破而后立”的求生之路 。 能在重新出发仅一年多的时间里 , 实现赛道上对友商的快速赶超 , 作为CEO的赵明面对经济观察网采访人员 , 讲述起了荣耀的涅槃经历 。
至暗时刻
原本出货量连续三年下滑的中国手机市场 , 在2021年迎来更大的变局 , 华为因芯片断供而被迫出让市场份额 , 一场关于“领头羊”的拉锯战 , 在国产手机厂商间打响 。
正当各家在产品高端化上展开布局时 , 荣耀却因“存粮不多了” , 非但无法加入竞争 , 更多陷于生存的考验之中 。
回忆起去年三四月份 , “那时的货是要省着发 。 ”赵明说 , 即便有渠道市场卖得再好 , 为了保障核心业务能“活下来” , 每一台手机都要在荣耀中国区总部机关进行分货 。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 , 当时荣耀的出货量也就三、五十万台 , 较之整体市场一天在70万-100万台间变化的总出货量 , “我们一个月的发货还不足市场大盘一天的量 。 ”
捉襟见肘背后 , 原因不言自明 , 彼时的荣耀还未恢复供应关系 , “得坚持到新的芯片供应到来 。 ”赵明将那段时间称之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 是最难的时候” 。
让赵明忘不了的是 , 有渠道商主动提出 , “将过去几年在荣耀身上赚到的钱 , 全拿出来 , 一起扛 。 ”不只是渠道零售侧传来了对荣耀“回归”的期许 , 赵明也透露 , 公司内部也经历了一个自信心重建的过程 。
还是在最难的2021年4月 , 荣耀举行了一场长达2个小时的“CEO面对面” , 公司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向赵明发问 。
看着在大屏幕上滚动的问题 , 赵明意识到 , 不少同事深受外界评论影响 , 产生了自我怀疑 , “网上对我们不看好 , 觉得荣耀完蛋了 。 ”对于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极声音 ,赵明觉得这是对团队的一种利好 , “激励我们快速发展和成长 。 ”
谈及压力 , 赵明自知这是他不能回避的事 , CEO的责任使然 。 不过 , 不同于过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如今带领荣耀再创业 , 他不但需要对技术路径、市场策略甚至是消费者认知作出思考 , 还要承担“拍板”决定背后的风险判断 。
对于这段经历给自身带来的磨砺 , 赵明将自己形容为一张砂纸 , 他说 , “原来很细 , 磨砺得多了 , 现在的颗粒感越来越粗了 。 ”
其实 , 跟随荣耀走出来的40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 , 面临更大的变化和挑战 , 毕竟在离开华为这一“巨人的肩膀”后 , 荣耀不但要更加独立地补齐资源短板 , 甚至要在技术研发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和创新 。
“团队咬着后槽牙把很多事情扛了下来 。 ”据赵明透露 , 荣耀的研发团队在Magic Live智慧引擎的打磨上投入了近一年时间;由产品线总裁方飞带领下的核心团队近乎“激进”地投入到产品的规划设计中;此外还有供应链端的采购团队 , 在最难的时候“一颗一颗地将芯片抢下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