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60问,懂80%以上的算是行家了!( 四 )

这对混凝土的可泵性影响很大 , 此值过低易堵泵 , 并便混凝土保水性差 , 易泌水 。

30、砂子细会带来什么影响?

砂子太细 , 混凝土需水量上升 , 而且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其可泵性、保塑性均极差 , 混凝土强度会下降 , 易开裂 。

31、只有细砂怎么办?

如砂源有问题 , 可用细砂加部分机制砂配制泵送混凝土 , 如可用细度模数小于2.0的细砂掺细度模数3.0—3.2的机制砂 , 约以6:4左右的比例 , 观察其流动性、可泵性 , 具体可通过试验确定配比 。

32、砂含量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砂含泥量大 , 混凝土需水量大 , 保塑性差 , 收缩加大 , 混凝土强度下降 , 结构易开裂 , 结构易开裂 , 因此要控制砂含泥量≤3%(C30-C50) , 高强混凝土含泥量要求更高 。

33、砂石中有泥块会对混凝土有何影响?

砂石中泥块除与含泥带来同样的影响外 , 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 。 比如 , 泥块会削弱混凝土断面;

浇筑地面时泥块上浮 , 干缩后会在表面形成凹坑等缺陷 。

34、为什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应采用粒径小一些的石子?

随着粗骨料粒径加大 , 其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削弱 , 增加了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的不连续性 , 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对水泥收缩起着约束作用 。

由于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弹性模量不同 , 因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 。

此内应力随粗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 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

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大 , 在粗骨料界面过渡区的Ca(OH)2晶体的定向排列程度增大 , 便界面结构削弱 , 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

试验表明:

混凝土中粒径15-25mm粗骨料周围界面裂纹宽度为0.1mm左右 , 裂缝长度为粒径周长的2/3 , 界面裂纹与周围水泥浆中的裂纹连通的较多:而5-10mm粒径粗骨料混凝土中 , 界面裂纹宽度较均匀 , 仅为0.03mm , 裂纹长度仅为粒径周长的1/6 。

粒径大小不同的粗骨料 , 混凝土硬化后在粒径下部形成的水囊积聚量也不同 , 大粒径粗骨料下部水囊大而多 , 水囊中的水蒸发后 , 其下界面形成的界面缝必然比小粒径的宽 , 界面强度就低 。

35、为什么同样配比混凝土 , 卵石混凝土比碎石混凝土强度低3-4MPa?

粗骨料的表面粗糙 , 有得于水泥浆与骨料的界面强度 。

根据作者多年试验 , 卵石配制的混凝土一方面由于其含风化石较多 , 本身压碎指标低于碎石 , 而且表面光滑 , 界面强度低 , 因此由其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会比同配比碎石混凝土低3-4 MPa 。

36、为什么每班都要测定砂石含水率?

砂石在预拌混凝土中约各有800-1100kg/m3用量 , 其每1%的含水量就会带来混凝土中用水量8—11kg的影响 。

特别是砂子 , 通常从河中采集 , 含水率变化较大 , 如不经常检测含水率 , 及时调整搅拌用水量 , 会造成各盘混凝土坍落度、可泵性、强度的很大波动 。

37、什么是碱骨料反应?

混凝土中的碱与化学成分为活性二氧化硅的骨料发生化学反应 , 生成碱-硅酸凝胶后吸水膨胀 , 膨胀应力使混凝土开裂 , 这个过程称为碱骨料反应 。

38、怎样防止碱骨料反应?

如当地粗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 , 则要严格限制混凝土外加剂碱含量 , 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 , 混凝土中各类材料总碱量≦混凝土质量的3% 。

39、水泥入场应检验什么项目?

水泥每500T应随机抽样 , 做抗压、抗折(3d、28d)标准稠度水量、初终凝时间、安定性等检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