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购房这步棋,很多人都走错了!
----返乡购房这步棋 , 很多人都走错了!//----
----返乡购房这步棋 , 很多人都走错了!//----
返乡购房这步棋 , 很多人都走错了!
马上就到春节了 , 倦鸟归巢人返家 , 随着年末返乡高潮的到来 , 三四线及下级城市的置业高潮或将再次出现 。 从《11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找房热度有所减弱 , 但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涨7.8% 。 这表明市场热点在发生切换 , 一二线城市找房热度在向三四线城市转移 。 数据呈现如此走向的原因跟目前的房价不无关系 , 虽然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在这两年的调控下 , 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 , 但依旧不便宜 。 迫于房价压力和限购政策 , 很多返乡的人很可能因为家乡的房价相对较低、买房压力小而选择在家乡买房 。 投入大对于房地产行业 , 除了销售行业通用的金九银十 , 以及各种意外导致的抢房外 , 最好过的怕就是过年了 。 越小的城市越明显 , 各乡县及小城市楼盘的置业顾问临近年关 , 最盼望的就是返乡置业潮 。 去年腾讯调查报告显示有 57.45%的人愿意返乡置业 。
很多人认为 , 买了房子 , 即使自己身在大城市没法住 , 也可以放租或父母养老居住 , 甚至是空置坐等升值;在一线城市赚钱 , 回到自己的老家买房 , 可行性高 , 有种“套利”的快感 。 但单从经济账上来看 , 返乡置业的成本并不低 , 其中不仅包括原始资本 , 还包括机会成本 。 经过上一轮房价波动 , 房价的波峰早已从一线蔓延至三四线 , 又从三四线蔓延到了下级城市 , 老家的房产已经不具备低点入手的条件 。 而对于返乡置业的人而言 , 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居住需求 , 真的很不划算 。 就算5000元一平米的单价 , 120平米的常规户型 , 首付20万左右 , 每个月的月供也需要2000多(虽然对于一线城市打拼的人来说 , 一个月2000多的月供算不上太大的压力 , 但问题的关键点是是否有价值!) 。 如果买了给家人长期居住或置换无可厚非 。 但如果纯粹为了日后可能居住 , 或者老了回去居住 , 在自己还没在大城市完成首套职业的情况下 , 完全没有必要把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原始资本放在老家的钢筋混泥土上 。 在去年的返乡置业调查中其目的是为了近期居住的寥寥无几 。
之前购房群里的一位大哥就无比后悔没有抗住父母的软磨硬泡 , 把钱花在了老家县城 , 而错过了新一线的上车机会 , 无疑因小失大 。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 即使老家的房子不住 , 也要花积蓄修一幢三层小楼摆在那 , 就算不住也要在老家县城买套房充充面子 。 迫于人情面子而买房 , 这一点对小镇青年最为致命 。 既扛不住大城市的房价压力 , 也扛不过父母的恳求 , 当然也放不下所谓“衣锦还乡”的面子 。 这几年县城的房价并不便宜 , 就算自建房屋 , 人工原材料都很贵 , 而且这类房子如果不用于居住 , 简直血亏无疑 。 对于大部分小镇青年而言 , 最需要的就是整合手中极为有限的资源 , 而不是把背井离乡所挣的 , 仅有的一点原始资本细碎的消耗在无用的面子工程上 。 无收益“房子是用来住的” , 如果不住 , 其用途已经丧失了 。 更何况对于很多小县城而言 , 无论是房价收益还是租金收益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 买房就像是买一座城市的股票 , 钱放在哪里很重要 。
曾经看见过一个比喻:中国的每一座城市 , 都可以比作一辆汽车 , 你买了哪一座城市的房子就相当于上了哪一辆汽车 。 但是这些汽车的车速是完全不同的 , 一线城市的时速可能是120km , 二线城市的可能是100km , 三线城市的是80km , 四线城市的是60km , 五线城市的是40km 。 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完全没感觉 , 但是等这个车开上一段时间后你再看 , 差距就是十万八千里 。 而此时你再想换车 , 那中间的这段距离 , 就只能靠你自己玩命追回来 。 中国一共4个一线城市 , 15个新一线城市 , 300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 , 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 能把钱放在高一级行政区划的房子上 , 就不要往下放 。 大城市的资源、源源不断流入的人口、产业、商业都是促使房屋升值的因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