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搞大事儿了:全机器人中餐厅开业,未来两年要开上千家( 二 )

除了餐饮种类的丰富性 , 这家旗舰店的另一大看点在于能否完美复制顺德美食 , 入店的墙上有10位顺德名厨的画像 , 他们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这些机器人徒弟的“师傅” 。 肖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详解了这一教学过程:师傅将菜品制作的油温、下菜顺序、收汁工艺、翻炒方式与时间等要素输入进机器人电脑 , 通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品尝、调校、提升 , 从机器人制作的几百道菜肴中提炼出几十款优选菜品以便这些机器人“徒弟”最终精准地记住师傅的技艺 , 并在过后毫无差池地将这些技艺表现出来 , 从而稳定还原顺德大厨的地道手艺 。

碧桂园机器人餐厅出品的菜品

除了稳定 , 机器人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效率的提升 , 降低了人力成本 。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总经理邱咪表示 , 碧桂园机器人中餐厅的员工数量是正常餐厅的五分之一 。 人均能效的提升为机器人餐厅参与到市场化竞争中提供了有力支撑 , 邱咪表示 , 千玺并不想过于依托集团的地产业务 , 与碧桂园项目相捆绑 , 而是独立依据市场需求来规划落地 。 她拒绝以合作的方式来扩大规模 , 坚持机器和技术不对外输出 , “这是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 , 没有必要借助别人的应用场景来实验自己的机器” , 要求3年内必须保持直营模式 , “只有直营才能把控好全流程的供应体系” 。

杨国强给予了旗下这项新兴业务足够的优待 , “机器人餐厅没有因为研发、设备维护、运营成本等增加产品定价 , 老板说3年内不考虑成本投入 , 研发费用计入集团 , 不计入千玺” 。 集团的支持给了肖然莫大的信心 , 他难掩对全部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的自豪感 , “芯片事件后 , 老板一直在想 , 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被动 , 他还问我们研发团队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 让外国人也来买我们的系统和设备 。 ”

统计数据显示 , 2020年 , 中国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万亿元 , 而传统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 正面临着人力成本增加、人员流失率高的困境 。 与此同时 , 现在餐饮业还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 没有一家能占到整个市场的十分之一 , “这个时候用科技力量来进行整合或许是一个方向 。 “肖然解释道 。

因此 , 碧桂园的餐饮计划远不止于此 , 邱咪表示 , 未来2年 , 碧桂园机器人餐厅开业数将达到上千家 , 粤港澳大湾区分布最多 , 不会低于200家 。 为了支撑这一扩张步伐 , 碧桂园还相应地配套建设了中央厨房 , 肖然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 千玺计划落地4个中央厨房 , 每个可以覆盖200-300公里以内的区域 , 东莞麻涌和长沙两地的中央厨房今年将落地 , 京津冀和长三角的正在选址 , 今年会启动但不一定投产 。

与此同时 , 肖然透露 , 今年下半年会在香港科技大学附近开设内地外市场的第一家机器人餐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