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试点“住宅缺陷保险”,房地产终于也要有保修机制了?

成都试点“住宅缺陷保险”,房地产终于也要有保修机制了?

----成都试点“住宅缺陷保险” , 房地产终于也要有保修机制了?//----


日前 , 由成都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 明确要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的思路 , 推广“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 。

对此 ,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表示:

1月14日成都市政府官网正式发布《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实施办法》 , 对当前住宅工程质量的保险制度进行了建立 。 此类政策对于促进住宅工程质量、降低房企工程项目损失、减少业主和房企的纠纷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

1、国企项目试点

此次政策规定 , 缺陷保险在国有企业投资的商品住宅试行 。 该表述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 第一、根据2017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 全国有9个省市区进行了试点 , 所以目前成都的政策依然体现为试点的概念 , 从稳妥的角度看 , 会优先让国企项目进行试点 。 第二、对于积极落实质量缺陷保险的房企 , 其在信用评级、房屋建设和销售等方面将享受更大的优惠 。

2、防水工程有5年保险期

此次政策对四种领域进行了保险规定 , 涉及地基基础、建筑主体结构、外墙装饰、防水工程、装修工程、供热供冷系统等 。 在这些规定中 , 防水工程格外受业主关心 , 这也是这两年工程质量纠纷较多的内容 。 此次政策明确 , 对于此类防水工程项目 , 保险起点为项目竣工验收的两年后 , 期限为5年 。 换而言之 , 如果房屋竣工后两年内业主入住出现了漏水等问题 , 这不属于保险范围 , 需要房企、物业公司和业主自行解决 。

3、引入风险管理机构

为了有效监管具体工程项目 , 此次政策明确要引入风险管理机构 。 风险管理机构会定期检查评估工程质量问题 。 除了履行保险合同相关职责外 , 此次政策也明确对一些质量隐患问题 , 需要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和住建行政主管部门 。 客观上这也有助于防范工程质量问题 , 同时也有助于房地产监管政策的调整 。

4、明确业主索赔机制

此次政策明确保险合同的受益人为业主 , 即房屋的权属所有人 。 除了常规的保险模式外 , 若是出现房屋交付不及时、拖延好多年而导致保险合同失效的 , 这个时候对业主权益依然是有保障的 。 当业主入住后的5个月内 , 若是发现房屋有质量问题 , 依然是可以索赔的 。 当然在实际入住中可能也存在业主自己对房屋使用不到位的情况 , 那么对此类争议的解决 , 就需要委托第三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和处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