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伤残划分标准一览表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涉及人身伤害的,受伤的人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应当进行伤残等级鉴定,那么伤残鉴定什么时候做?去哪做?需要哪些资料?流程怎么走?
第一步:什么时候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但一般都是治疗终结后,或出院后伤情已稳定时 。

事故伤残划分标准一览表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文章插图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江苏省司法厅颁发《关于人体伤残程度鉴定相关问题的意见》规定的比较细致,—-“鉴定一般应当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其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已难以继续恢复 。标准中有规定的,依据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按照下列情形掌握:”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适用于以原发损伤后果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包括肢体、脏器缺失,内脏切除、修补,颅骨和颌骨缺损,肋骨骨折,肋骨缺损,牙齿脱落等 。接受委托时应当明确告知被鉴定人,伤残鉴定后有可能影响“三期”评定 。”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椎体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不含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后的畸形愈合,肋骨骨折的畸形愈合,心、肺挫伤,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膜粘连,肢体骨折未手术且不涉及功能障碍 。至少在损伤6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以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主要包括面部或体表瘢痕(含色素改变),视、听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骨折或软组织等损伤后涉及关节功能障碍(含手、足功能),颅脑损伤后涉及智力缺损、精神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障碍,脏器损伤后的功能障碍 。伤后间隔较长时间手术的,鉴定时间需相应的延长 。至少在损伤9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至少在损伤后12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肢体长骨骨折并发骨髓炎、骨不连 。内固定在位伤残程度鉴定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 。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 。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1、内固定在位符合标准中鉴定技术规范或条款规定情形的;2、因年龄(60周岁以上)、身体等原因,为避免可能的手术风险,被鉴定人书面申请或临床出具不宜取出证明(建议意见)的;3、双方当事人同意根据现状进行鉴定的 。
每个地区也许有差别,但大同小异,参考一地即可 。
第二步:去哪里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七十六条规定 “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由当事人自行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评定、评估 。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 。所以,伤残评定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中心,如果当事人没有鉴定所的相关信息,可以向交警部门或律师所进行咨询,当事人自行选择相关鉴定机构 。如财产损失较大或涉嫌刑事犯罪的,则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委托,应当由交警部门委托 。(现实中一般是由交警部门或律所、法院委托)
第三步:需要哪些资料?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无责任认定书,则说明事故经过等情况)2、伤残鉴定委托书(公安机关或法院委托)伤情鉴定申请书;3、住院治疗过程记录:入院记录、出院记录、诊断证明、病历,X片、CT及诊断报告 。4、伤者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