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加入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给成都带来什么?

昨日 ,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 这标志着空客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落地成都 。 项目将围绕“退役飞机”这一资源在成都打造“四中心一平台” , 开启服务全球的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 。 空客项目落地加入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 将给成都带来什么?
成都是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 是国内同时具备整机研制能力的四大城市之一 , 其航空航天产业总规模已突破800亿元 , 基本形成了航空制造产业链、航天制造产业链 。 在航空产业领域 , 成都拥有成都飞机、四川涡轮院、中电科10所等科研院所和成飞公司、成发公司、成飞民机、中电科航电等航空制造企业 。
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 , 成都提出打造航空航天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同时 , 航空发动机被定为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 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套扶持政策”的要求 , 成都将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体协同培育 。 2020年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 , 规模全国占比近五分之一 。 下一步 , 成都将推动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备 , 推动航空发动机整机及配套零部件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 打造国际知名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 。
空客在成都投资打造其在欧洲之外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 , “这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成都产业链供应链 , 为推动实施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注入动力和活力 。 ”四川物流研究院院长、成都市供应链协会秘书长王智超称 。
据了解 , 我国航空维修企业已具备机体维修、动力装置维修、部附件维修、客改货等维修能力 , 基本涵盖航空维修产业主要环节 , 但以飞机拆解为代表的航空再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 产业链未形成完整闭环 。 由于缺乏能够提供飞机回收服务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 , 我国每年约37%的退役飞机出口至欧美用于拆解 , 中国租赁公司存储的飞机中有63%在境外 。
王智超表示 , 空客该项目落地后将成为我国飞机回收行业龙头 , 有利于补强我国航空维修产业薄弱环节 , 建立完善的航空维修产业体系 , 融入全球航空产业格局 , 进一步发挥成都的国际航空门户枢纽辐射效应和带动力 。
【空客加入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将给成都带来什么?】本报采访人员 杨富 程怡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