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修边幅、对事业执著的老人走了 。
1月19日 , 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因病在北京逝世 , 走完了85岁的不平凡人生 。
文章图片
图源光明日报
潘自强 , 1936年出生 , 湖南益阳人 。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 毕业后进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工作 。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潘自强有着湖南人骨子里的执拗 。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 , 他的坚持和执着是知识分子中少有的 , 不管是多数 , 还是少数 , 只要他认为对的 , 他总是坚持着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不合潮流 , 不识时务”的执拗成就了他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 使他总能站在辐射防护的最前沿 。
【痛别!巨星陨落】
文章图片
潘自强在1963年提出了我国的实用保健物理学框架 , 在保证核武器研制和核能发展中 , 完成了多项监测技术和方法 , 对我国辐射防护学科体系和基础结构的建立、开拓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20世纪70年代 , 率先开展、参与并指导完成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 , 主持完成了 “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 。 发表了“制订核电站辐射防护的原则和主要数值限”等文章 , 在秦山核电站选址的环境影响审查中起了重要作用 , 从那时起步并延续至今的“能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 , 为我国核电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基础 。
他积极推动“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 , 在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 , 多次主持编制“国家辐射防护标准” 。 他提出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地质处置为中心的观点” , 奠定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 , 为培养辐射防护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来源:光明日报、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