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 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 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 , 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 , 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 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 , 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 , 光线) , 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 。 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 , 用温度计测温度 , 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 , 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 , 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 ,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 , 从负接线柱流出 。
7、声音传播介质: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8、增大压强的方法: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钢轨下铺枕木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
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 。 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 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 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 ,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 , 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 , ②开关一端接火线 , 一端接灯泡 , 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 。 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
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 , 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时 , 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 内能增加;内能增加 , 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 温度一般升高 。
1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 , 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
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 , 影的形成 , 手影游戏 , 激光准直 , 日食 , 月食 , 排队 , 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 射击时的瞄准 , “坐井观天 , 所见甚小” , 确定视野(一叶障目) , 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 , 水中的倒影 ,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 潜望镜 , 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