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庆)科学城加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二 )


2021年 , 科学城突出“高”“新”特点 , 持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四大主导产业 。 去年前三季度 , 规上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3%、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增长25.5%、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增长44.2% , 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4.8% 。 2021年1月-2021年11月智能终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 同比增长15.5% 。
在巩固已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 科学城还在加速布局新兴领域 。 2021年下半年 , 国家电投集团在科学城落地两个低碳项目 。 其中 , 国家电投西部生态能源研究院 , 将开展氢能技术、碳中和路线规划及技术配套等相关研发及落地服务 。 国家电投重庆绿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则要在科学城建设运营分布式光伏、综合智慧能源 , 并推动交通能源替换为绿色电能 , 为新型基础设施提供绿色能源和服务 。
与此同时 , 致力于清洁能源安全利用的清安新型储能研究院也于不久前落户科学城 。 明年5月底前 , 研究院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双碳示范项目 , 将在科学谷建成投用 。
“下一步 , 科学城将重点发展新型储能、种质资源创制、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新领域新赛道 , 加快形成北部、中部、南部三大产业片区 。 随着中国电信科学城数字产业基地、大唐高鸿车联网总部、平安大健康科技园等越来越多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 科学城将快速形成规模5000亿元、有全国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 , 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说 。
软硬环境双向发力 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近日 , 在科学城科学大道一期工程现场 , 工人正在对道路周边环境进行施工打造 。 目前 , 该道路全线已累计完成约59% , 综合管廊已完成约8.2公里 , 三公里示范段完成总工程量的83% , 年内即将建成投用 。
“地处科学城 , 即使一条道路那也是科技范儿满满 。 ”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 道路沿线设置了交通驿岛休息站 , 智慧化的公交站、智慧公厕、座椅、饮水设备等都会得到体现 。 在较宽的侧分带 , 还布设了海绵系统设施 , 将为市民呈现出绿色共享的新模样 。
作为一座产城景相融的现代化城市 , 西部(重庆)科学城聚焦“金凤城市中心” , 高质量完善综合交通、教育医疗、绿色生态、文化休闲、商业商务、智能智慧六大城市功能 , 坚持“内外兼修” , 让硬环境真正硬起来 , 让软环境优起来 。
2021年 , 科学城硬件建设全面提质提速 , 科学大道等87个项目开工 。 轨道交通27号线、15号线二期进入建设阶段 , 7号线、17号线预计年内开工 , 19号线、26号线纳入下一轮规划 。 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校、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重庆大学城树人第二小学等5所学校正式投用 。 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青年公寓等正加快建设 , 凤鸣湖、凤栖湖、大成湖等山地公园、湿地公园加速布局 , 现代化城市新样板雏形初显 。
同时 , 科学城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 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 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 , 新推出一批全国、全市领先的改革举措 , 实行创新项目、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 营造卓越营商环境 , 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 推动西永综保区建设具有研发创新特色的开放平台 , 让科技创新释放更多生产力 , 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新支撑 。
展望2022 , 西部(重庆)科学城这座现代化新城 , 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加速奔跑 , 在新时代书写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篇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