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盹”的时候 , 中俄正大力争取非洲的矿产资源
文/Ariel Cohen
全球各国都在追求零碳排放的目标 , 这造成了钴、铜、锂等关键稀土元素的供应瓶颈 。 这些稀土元素是生产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电动汽车电池和风力涡轮机叶片等 。 此外 , 稀土元素在半导体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
【在美国“打盹”的时候,中俄正大力争取非洲的矿产资源】获取这些稀土资源——无论是以原矿还是精炼后的形式——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 就像整个20世纪的石油一样 , 一些重要矿物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元素 。 各国政府和很多私营企业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 并引发了全球各国对这些战略矿产的“淘金热” 。
稀土元素是被认为是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矿物”之一 。 预计到2025年 , 全球对稀土元素的年需求将从2019年的208,250吨增加到预计的304,678吨 。 稀土元素并不是真的“稀有”——它们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但含有经济上可用浓度的矿床并不常见 , 因此经济上具备开采可行性的项目数量并不多 。
提炼稀土元素和其他关键矿物的竞争更加有限 , 因为中国垄断了它们的下游加工 。 截至2019年 , 美国80%的精炼稀土元素进口来自中国 。 此外 , 中国的主要矿物开采公司——中国五矿稀土稀贵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与另外两家公司合并 , 从而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当中形成了一支全球力量 。
由于中国的垄断和现在由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限制了其可及性 , 稀土供应面临的另一个障碍是对更环保的开采方法的需求 , 因为现在的稀土开采需要付出环境和政治的代价 。
稀土元素的开采目前正在受到审查 , 因为一些环保组织对开采这些矿物的方法提出了质疑 。 此外 , 还有人担心收入的减少和采矿对一些贫困社区的生态影响 , 如美国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少数民族——毕竟那里是关键矿物开采的温床 。
虽然西方采矿业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在不断增加 , 但俄罗斯和中国等不那么谨慎的国家正在利用不断飙升的需求大肆牟利 。 尽管俄罗斯拥有全球第四大稀土供应 , 估计有1,200万吨 , 但他们——以及中国——已经决定利用政治杠杆 , 在非洲各地获得采矿交易 , 因为那里的劳动力廉价 , 而且几乎不存在监管 。 中国通过耗资数十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该地区 , 俄罗斯则是通过对雇佣军的战略部署进入了该地区 。
作为一个政治极不稳定的大陆 , 非洲为俄罗斯民间军事集团瓦格纳(Wagner)提供了一个利用矿物的开采和销售来牟利的机会 。 在冲突爆发时期 , 瓦格纳集团利用其军事能力来支持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 , 而作为回报 , 他们可以从利润丰厚的矿业交易和他们在这些国家内部的特殊外交地位中获益 。
俄罗斯计划继续通过民间军事公司(PMC)扩大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
地缘政治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北非和西非 , 而中国和俄罗斯都在那里开采和加工稀土元素 。 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投入 。 截至2021年10月 , 中国的银行为该地区发放的贷款已经占非洲贷款总额的约五分之一 , 并且它们主要集中在具有战略意义或资源丰富的国家 , 如安哥拉、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赞比亚 。 据信 , 中国在2019年向非洲的借款总额为76亿美元 , 而俄罗斯则主要利用瓦格纳集团向非洲大陆投射力量 。
但非洲并非中国矿业计划的唯一重点 。 除非洲大陆外 , 中国还率先投资了拉丁美洲的矿产资源 , 而美国却在一旁打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