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考中进士的丁未科,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且和李鸿章关系密切 。是科正考官潘世恩,副考官杜受田、朱凤标、福济,李鸿章之房师则为孙锵鸣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祖籍徽州、出身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10)],尽管他本人无论为官还是治学,都没有什么突出业绩,但他能在国运垂危的形势下,努力发现人才,早期他荐举过林则徐和冯桂芬,丁未科新进翰林中所以人才荟萃,与这位主考官也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这一层师门关系,加上潘氏祖籍徽州,因而潘世恩之子潘曾玮、孙藩祖荫均与李鸿章交情密切 。潘曾玮后来直接参与安庆请兵的种种策划,为李鸿章淮军入沪和在苏南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11)] 。潘祖荫与翁同和为“总角之交”,与李鸿章则时时信问,“相知甚深”,是与翁、李二人都很搭得上关系的重要角色 。

文章插图
李鸿章的房师孙锵鸣,字蕖田,浙江瑞安人,道光廿一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刘声木《苌楚斋三笔》中说他:“少年巍科,急流勇退,年未三十即罢官归里,坐享山林福者五十余年”[(12),颇有名士风度 。他乡试出翁心存门下[(13)],因而论起师门辈分,翁心存即是李鸿章之太老师 。李鸿章在中试后,曾在孙锵鸣的带领下,前往拜访翁心存 。据夏敬观《学山诗话》记:“道光丁未会试,学士(即孙锵鸣一引者)作房考官,李文忠鸿章、沈文肃葆桢,皆出其门 。是科学士房中卷独少,甚为牢骚,一日领门生辈竭见太老师翁文端心存,文端善风鉴,首见李文忠,即大惊赏曰:是人功业在我辈上,以次见文肃,又激赏曰:当为名臣 。汝房中卷虽少,得此二人,复何憾 。[(14)]”风鉴之说固不足信,但李鸿章为翁心存小门生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笔者最近从上海图书馆藏李氏未刊稿中,检出一封咸丰十年四月廿三日(1860年6月12日)李鸿章在宿松曾国藩大营写给翁同书的信,信中自称:“鸿章会试出蕖田师之门,通家谊重,未敢以属吏之礼进 。”同时他还提到“往岁供职词垣,曾亲炙中堂太夫子渥荷训诲,铭感弗谖 。[(15)]”另外,他在光绪元年十月廿三日、二年二月十一日致翁同爵、光绪九年十二月十二日翁同和信之落款均谦称“世愚侄”、“侄”和“世侄”[(16)],可见是以翁氏门人自承人 。再据翁同书所编《翁文端公行述》,可知李鸿章在翰林院亲聆翁心存教诲的时间,当在咸丰元年底至咸丰二年间 。
那么翁氏的讲学是些什么内容呢?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记道:“道光一代,祁(藻)、翁(心存)两文端秉国政,俱以实学为天下倡 。[(17)]”翁氏的“实学”,旨在调和汉宋,“汉儒之学如治田得米,宋儒之学如炊米为饭,无偏重也 。[(18)]”值得注意的是,翁氏治学同样也有着深厚的经世倾向 。他在弘德殿授读时,“授经之余,尝举古今治乱成败为上晰陈之 。[(19)]”在当时内忧外患频仍的局面下,他大声疾呼,“尤以引拔人才为急”[(20)],江忠源、王茂荫、宋晋等均受过他的保举提携 。而他却“未尝自以为名” 。应该说,道咸之际,在湘淮系崛起之前,翁氏门弟之盛,堪称汉族大员之冠 。
就科举正途而言,以往的史家,过多地注重由其父李文安和曾国藩的同年关系所带来的曾李师承,而将李鸿章自己出身的这一支师门渊源忽略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事实上,位高名重的太老师翁心存,给小门生李鸿章带来的影响,我们从一些行将湮没的记载中仍可看到蛛丝马迹 。如黄浚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转引王kǎi@⑤②运的话说:“李少荃生平服事翁二铭(心存字一引者),于曾蔑如也 。……”又记述王kǎi@⑤②运曾面诮李鸿章:“君推崇翁二铭过曾涤生,颠倒是非,故其子以此报 。李但笑而不答也 。[(21)]”再联系薛福成笔记所记,李鸿章初入曾幕时,国藩以少荃态大才高欲折之使就范的记载[(22)],当亦不无可信之处 。
- 在农村好还是在城市里面好 农村什么样的风水好
- 硬币放哪里旺财
- 祖坟有一个坟迁走了破风水吗 迁坟对风水有没有影响
- 风水和地理有关系吗 风水中的天空与地空是什么意思?
- 卧室背景墙用什么图案风水好 背景墙在南面用哪些图案风水好
- 揭阳风水布局 揭阳深溪最大风水
- 老鼠在床头有什么说法 老鼠在家门口的风水
- 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 葬风水宝地遇乌纱压顶
- 办公区域抽烟属于违法吗 服务行业场所抽烟的风水
- 全家肠胃不好风水学 肠胃不好和风水有关系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