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产业的方向 , 这些布局也说明它们对虚拟人的态度是明确的 。 ”长期跟踪元宇宙市场的一级市场投资人丁伟告诉全天候科技 。
“大部分IP在流血阶段”
在虚拟人的应用领域中 , 目前大多数集中在企业级市场及文娱市场 。
前者有万科崔筱盼、百信银行虚拟品牌官AIYA艾雅等 , 这类虚拟人的落地场景主要包括协同、服务、营销等 。
除此之外 , 大部分虚拟人的应用场景集中在文娱市场 。 包括虚拟主播和具备IP属性的虚拟偶像 , 活跃于时尚、音乐与广告等领域 , 目前影响较大的有柳夜熙、阿里巴巴虚拟员工AYAYI、翎、哈酱、阿喜等 。
文章图片
柳夜熙、AYAYI、翎、哈酱 图源:微博
对于这些虚拟偶像而言 , 流量依然是商业化之母 。 因而 , 有流量支持或长期有内容产出的平台方成为大部分虚拟人制作公司的首选合作对象 。
“和华纳合作后 , 哈酱是真正要走上偶像艺人这条路的 , 华纳有多年打造艺人的经验 , 哈酱跟着华纳一步步走 , 相信能发展成一个头部的虚拟偶像 。 ”张嘉敏说 。
去年9月29日 , 采用了微软智能语音定制技术的哈酱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多个平台发布了自己的新歌《MISS WHO》 , 正式以歌手身份出道 。
单眼皮、厚嘴唇、蓝色头的哈酱 , 定位是偶像化打造的嘻哈歌手 。 在人物小传中 , 她热爱国潮穿搭 , 既熟悉流行音乐 , 又热衷于传统文化 。
华纳音乐厂牌总监杨雅瑜介绍 , 哈酱是华纳在虚拟歌手领域的“试水” , “我们想看一下虚拟人在音乐以及艺术娱乐这一块是不是有培养出巨星的可能 , 或者能否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有商业价值的IP 。 ”
对于未来 , 杨雅瑜表示 , 不排斥在尝到“甜头”后 , 签约第二个、第三个哈酱的可能性 。
有了人设之后 , “代言”也成为虚拟偶像商业化的常规选择 。
AYAYI、阿喜、翎等虚拟偶像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品牌的合作 。 走时尚路线的AYAYI拿下的品牌有LV、欧莱雅、保时捷等 。 近期 , 阿喜成为雅迪电动车换换系列新品推荐官 , 此前 , 阿喜还合作过钟薛高、奇瑞等 , 涵盖汽车、食品、快消、饰品等领域 。
文章图片
图源: 微博
变现 , 是一切商业行为的终极目标 。
来自国盛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 , 虚拟主播是虚拟人当前商业化成绩最好的方式之一 。 “2021年11月 , B站虚拟主播‘珈乐Carol’创下了单月214万元的收入 , 占据榜首 。 其中 , 一场维持4小时的生日派对直播创下了单场189万元的收入 。 ”
但这样的成绩并不普遍 。 另一组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8月18日 , B站相对有关注度的3472个虚拟主播中 , 1827人当月营收0元 , 无收入者超过半数 。
“大部分的虚拟人制作公司或者说IP仍然处于流血阶段 , 还在烧着资本的钱 。 假如虚拟人这个赛道上大家都拿不到投资 , 90%都会死掉 , 自己造血的功能还没有 。 ”陈坚说 。
“柳夜熙”团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推出“柳夜熙”之前的半年多时间 , 成本投入已“远超百万” 。 即便目前柳夜熙拥有超过800万粉丝 , 仍处在烧钱吸粉阶段 。 从去年发出第一条视频至今 , 柳夜熙已发布6条短视频 , 这些视频时长均不长 , 但成本均不低 。
火星文化曾披露 , 旗下虚拟形象“默默酱”的一条几分钟定制类视频成本要数万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