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5/6
不过 , 十大金曲也出现了歌手有名但歌曲传唱度不高的情况 。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 , 近年来 , 传统音乐人不少也在持续不断发歌 , 但是火的却变少了 。
一定程度上 , 现象级的音乐作品的出现 , 是市场、用户、创作者、平台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 不一定会有规律 , 但时机和内容价值更重要 。
华语音乐哪里进步了?
虽然大家经常拿主流音乐市场与短视频上的潮流音乐对比 , 并呈现出嘲讽态度 , 但这并不妨碍短视频平台在音乐行业深入布局和探索 。
快手和抖音在音乐版权、创作生态、创作者商业化分成等方面 , 近年来也做了一些布局 。
同时 , 音乐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跟随时代变化 。 从唱片时代到网络数字音乐时代 , 再到现在的短视频时代 , 对于音乐产业来说 , 媒介更多样化、整个盘子更大、盈利模式更多 , 且不同层级的歌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而不论是在线音乐平台 , 还是短视频平台 , 都在推动孵化、扶持本土原创音乐生态 。
从这个角度看 , 音乐市场是进步的 。
一些创作者可以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一定的人气 , 有机会公开露面 , 并进入专业的圈子 。 比如等什么君 , 因为在短视频创作平台弹唱国风类歌曲走红 , 后来登上电视台、参加音乐综艺、发行原创单曲、为电视剧演唱插曲等 。

文章图片
图6/6
腾讯音乐发布报告称 , 今年腾讯音乐人平台总入驻音乐人数再创新高 , 已超30万人 , 入驻人数同比增长超51% 。 2021年 , 平台新增00后音乐人同比增长55% , 新增校园音乐人同比增长239% 。
新生代音乐人在蓬勃生长 , 融合新的媒体传播形态 , 也在探索新玩法 , 新一代的音乐人 , 可能更加热衷国风、说唱、加电音等年轻化的东西 。
短视频平台上 , “00后”创作者推出戏腔唱段 , 结合了传统戏曲和短视频 , 让很多年轻人知乎“上头” 。 抖音发布的2021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 , 过去一年 , 非遗戏剧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1倍 , 累计播放600亿次 , 累计获赞22亿次 , “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 。 非遗戏剧中的濒危剧种 , 如潮剧、粤剧、扬剧、闽剧和华阴老腔等也收获关注 。 当然 , 其中也有被批乱改、魔改、毁了传统艺术的 。
【短视频BGM,真能毁了华语乐坛吗?|红像】任何新事物的出现 , 都会伴随产生各种问题 , 当音乐的门槛和标准有所开放 , 也涌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 。 当音乐传播机制发生变化 , 流量成创作导向 , 反过来就会影响到创作者的创作方式 。 因此 , 和其他行业一样 , 音乐行业也需要警惕劣币驱逐良币 , 以及流量至上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