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畅
1月17日 , 除夕火车票在这一天开售 , 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大幕也正式开启 。
按照交通部门的综合预测 , 今年春运 , 客流较疫情前会明显减少 , 但与去年相比仍将有大幅增加 。 预计今年春运全国将发送旅客11.8亿人次 , 日均2950万人次 , 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 。
客流增长之下 , 归乡旅客的买票压力再次增大 。 不出意外的话 , “买到火车票了吗”又成为接下来这段日子很多人见面寒暄的热门话题 。
“我们父母那一辈人 , 购买火车票的途径只有线下火车站和代售点;后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 , 网络购票出现 , 大家的主要购票方式由线下转到了线上 。 虽然买票更方便了 , 但我们还是很多时候要面临‘买不到票’的情况 。 ”“北漂”技术员余森说 。
面对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 携程、美团、同程、智行等平台的“第三方抢票服务”相继诞生 。 它们提供了各种加速包抢票服务 , 号称能够“优先出票” , 但多数人用过以后发现 , 很多所谓的“加速包”实际上也没能奏效 , 交的钱无异于交了“智商税” 。
为此 , 12306购票平台曾屏蔽了多个抢票软件接口 , 并推出了官方的“候补购票”功能 。
在今年春运开始之前 , 铁路12306还表示 , 消费者使用的加速包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 , 无论是哪款购票软件 , 都要在铁路12306购票系统排队 。
所有抢票软件的尽头 , 都是12306 。 谁还会相信加速包?
加速包“智商税”
但凡有过春运期间买火车票经历的人 , 基本都对“抢票软件”并不陌生 。 有媒体曾做过调查 , 结果显示 , 有64.1%的网友曾使用过抢票软件购买车票 。
【春运抢票,谁还相信加速包?】“抢票软件是不是智商税”的问题 , 每年都会被大量网友拿出来讨论 。 而“加速包”考验的 , 则是很多人的人缘 。 当朋友发来“请求助力”时 , 谁会不慷慨地点一下呢?
“助力是免费的 , 就是不停地给好友发链接请求点击助力 , 有人点一下 , 进度就涨一点 。 但想要让进度条快点跑 , 就要出钱购买加速包 。 ”90后女孩杨晓说 , 她多年来假期出行时 , 尝试过了各种平台的助力功能并购买加速包 , 但是 , 她发现 , 成功抢到票的概率并不大 。
最多的一次 , 她在携程平台上买了50多元钱的加速包 , 结果也没有买到票 。 “之后我就不再用加速包了 。 ”她说 , “就当交‘智商税’了 。 ”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 , 各平台抢票“加速包” , 普遍是分为不同等级 , 需要用户升级 , 带动用户就这样走入“套路”之中 。
例如 , 携程的加速包就分为极速16元、光速30元;智行平台上则分为中速(10元)、快速(20元)、高速(30元)、极速(40元)、VIP(50元)五个付费等级等 。
用户选择了低速等级时 , 不少平台会提醒用户 , 邀请好友助力可以升级到光速 。 如果票没抢到 , 也会有提醒用户升级的选择按钮存在 。
为了尽快让用户做出决定 , 平台也是费尽心思 。 携程的加速包购买页面中就提示 , 已有78%用户选择了“光速” , 智行则称有86%的用户选择了“快速” 。
这类加速包到底有没有用?余森称 , “从技术角度看 , 网速的不同会影响用户订票的‘手速’ , 加速包实际上就相当于给用户换了个网络环境 。 ”购买了加速包 , 就相当于是用了企业宽带的“网速优势”来帮用户抢票 , 机器刷新的频率也比用户手动要高 , 自然也能提高一些抢到票的概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