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开局良好

李少辉 聂金秀 本报采访人员 | 罗勉
日前 , 2022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 。 会议指出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 规上工业企业数、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汽车产量、工业机器人产量、4K电视产量、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5G基站数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表示 , 接下来将聚焦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经济强省建设目标 , 把稳住工业增长摆在最重要最突出位置 , 加快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 , 为广东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
推动约9000家企业技术改造
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为抓手 , 广东省全力推动工业稳增长 。 2021年 , “制造业投资十条”等政策陆续出台 , 狠抓工业投资、技改投资 , 广东省推动约9000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
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加快 。 广东省完善制造业重大项目“一库多群” , 突出做好对32个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 , 揭阳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惠州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湛江巴斯夫石化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大力推动“小升规” 。 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 , 实现申报程序“零跑腿” , 及时兑现奖励 。 2021年全年 , 广东省推进超5000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 。
企业梯度培育卓有成效 。 广东省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大型骨干企业310家 , 其中超千亿元企业34家 , 进入世界500强企业16家 。 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 。 以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类市场主体近1400万户 , 占比超全国1/10 。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行业分布集中、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成长性好等特点 。 九成以上企业分布在制造业 , 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8% 。 去年 , 广东省总共推动26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
按照规划 , 广东省2022年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 。 抓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等落地见效 , 力争为3.5万家次企业(项目)新增融资支持7000亿元 。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3家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 , 广东省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 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
【广东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开局良好】大力推进“广东强芯”工程 。 广东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和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 推动成立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 ,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聚区 。
2021年11月 , 全国批准建设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 其中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落户深圳 。 至此 , 广东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达到3家 , 数量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 。 此外 , 新增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 累计达到33家 , 位居全国前列 。
培育壮大重点软件企业 。 18家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 , 持续扩大国家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覆盖面 , 预计帮助软件企业减免税收超过300亿元 。
加快谋划培育产业人才 。 深入开展省制造业高端人才“千企智造·智汇行动” , 释放1.23万个岗位 , 对接高端人才数量达5.4万人 , 精准定向引进企业急需紧缺人才1374名 。
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 。 培育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 , 建成95个省产业园 , 省产业园累计落户工业企业8300家 , 投产企业6300家 , 贡献了粤东西北地区四成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