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何时起源?人何时与黑猩猩“分离”?起底哺乳动物演化路线( 二 )


一种观点是 , 老虎在向亚洲其他地方迁徙的过程中演化为9个亚种 , 包括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新疆虎) 。 到20世纪50年代 , 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灭绝 。 剩下的6个亚种都已濒危 , 部分处于极危 。
从老虎的演化史来看 , 西起土耳其 , 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 , 北起西伯利亚 , 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区域都有分布 。 中国曾经分布有华南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南亚虎)、里海虎(新疆虎 , 已灭绝)等5个亚种 。 在老虎的各个亚种中 , 华南虎是虎的各亚种的祖先 , 头骨结构最接近于原始的虎 。
人在800万至700万年前与黑猩猩“分离”
老虎何时起源?人何时与黑猩猩“分离”?起底哺乳动物演化路线
文章图片

根据英国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 , 灵长类目动物的出现是在6430万年至6180万年前 。 人也属于灵长类 , 前后关系是 ,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
灵长目可以再细分为原猴及简鼻亚目 , 人属于简鼻亚目 。 在英国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出现之前 , 科学家从化石和基因角度对灵长类起源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 化石证据显示 , 最早已知的灵长目是德氏猴 , 可以追溯到5580万年以前 。 基因研究认为 , 灵长目可能起源于白垩纪-古近纪界线 , 约7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 , 与英国现在的这项研究结论相似 。
灵长目的体型差异很大 , 如伯特夫人狐猴体重只有30克 , 而东部大猩猩体重达200千克 。 灵长目过去一般分为二类:原猴及类人猿 。 原猴的特征接近最早期的灵长目 , 包括马达加斯加的狐猴、懒猴及跗猴 。 类人猿包括猴、猿及人族 。
现在 , 生物分类学会将灵长目分为原猴亚目和简鼻亚目 。 原猴亚目是指鼻部湿润的灵长目 , 包括跗猴以外的原猴;简鼻亚目是指鼻部干燥的灵长目 , 包括跗猴型下目及类人猿下目 。 类人猿下目分为狭鼻小目(非洲及东南亚的猿及猴)及阔鼻小目(中美及南美的新世界猴) 。 狭鼻小目包括旧世界猴(如狒狒属及猕猴)、长臂猿及人科 。 人类是其中唯一成功在非洲、南亚及东亚以外地区繁衍的狭鼻小目动物 , 不过有化石证据指出其他狭鼻小目动物也曾出现在欧洲 。
从演化的时间点来看 , 3300万年至2400万年前 , 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小目)中产生了猿 。 2300万年至1000万年前演化出了森林古猿 , 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 。 有观点认为 , 1300万年至1200万年前东非的原康修尔猿可能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 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 , 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 , 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 , 二者的分化发生在1500万年至1200万年前 。
对蛋白质和DNA的研究发现 , 人是在800万至700万年前与黑猩猩“分离”的 , 从此开始了人科动物的历史 , 黑猩猩则成为人类最亲的“亲戚” 。
化石证据表明 , 迄今已知的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 都是在非洲发现的 。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化石露西被称为“人类老祖母” , 距今约350万年 , 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人类 。 但是 , 2000年在肯尼亚发现的千禧人(因发现时间得名) , 年代距今约600万年 。 2001年在非洲中部乍得发现的图迈 , 其“年纪”是露西的两倍左右 , 距今700万年 。 因此 , 图迈是迄今已知最早古人类 , 与DNA分析得出的人与黑猩猩告别的时间大致相当 。
12生肖中其他哺乳动物的演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