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五年前就想元宇宙了?英伟达:不是为元宇宙而元宇宙( 二 )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 , 在元宇宙概念没有火热之前 , Omniverse在宣传的很多时候都会跟元宇宙进行关联 , 而随着元宇宙概念成为热门 , 英伟达官方的新闻稿却开始回避使用元宇宙 , 更多强调3D虚拟世界 。 同时 , 在采访人员的采访过程中 , 英伟达的几位采访对象也一直试图避免完全与元宇宙挂钩 。
一位接近英伟达的人士解答道 , “元宇宙概念还在不断孕育生长的过程中 , 就像互联网刚刚诞生的时候 , 没有办法站到那个原点看20年后的今天 。 关于元宇宙现在更多是概念性的内容 , 每家厂商都会讲述自己元宇宙的梦想 , 而这些元宇宙的梦想有些比较切合实际 , 有些会用乌托邦或很科幻的角度去描述 , 还没有真正落地 。 而在整个业界都在讨论元宇宙的时候 , 英伟达会更想回归到技术本身 , 希望更多开发者、创作者看到Omniverse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 , 最核心的是技术改变他们的工作与创作 。 ”
总结Omniverse能实现的功能 , 第一件就是融合不同工具(软件) , 第二则是处理大量数据 , 做实时渲染 , 比如央视《飞向月球2》纪录片要处理3TB级别数据完成月球模拟 。 第三类 , 则有AI参与其中 , 如气象模拟仿真 , 用图形可视化方式分析飓风走向 。
“实现元宇宙的技术能力 , 一定包括数据中心级别的算力平台 , ”何展表示 。 比如Earth-2数字孪生模拟2035年、2060年地球的气候状态 , 这些都需要巨大的算力 。
黄仁勋为何称Omniverse为“数字虫洞”?隐喻了什么?
“Omniverse与游戏引擎大不相同 , 其是面向数据中心规模设计的 , 有朝一日有望能达到全球数据规模 。 Omniverse的基础是USD(Universal Scene Deion , 通用场景描述) , 本质上是一个数字虫洞 。 将人和计算机连接到Omniverse , 并将一个Omniverse世界连接到另一个世界 , USD之于Omniverse就像HTML网页之于网站 , ”在2021下半年的GTC大会上 , 英伟达CEO黄仁勋说了一段并不那么容易理解的话 。
首先需要理解USD(通用场景描述) , “USD的初衷 , 就是解决不同厂商、不同软件数据格式之间的不兼容性 , 或需要反复导入导出” ,英伟达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宋毅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
USD由动画公司皮克斯最先提出 。 在动画的制作流程中 , 不同的分工会涉及不同的设计软件工具 , 那么在协同工作时 , 就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等繁琐工作 。 后来 , 皮克斯提出统一场景的格式USD并在2016年对其开源 , 不同软件制作的3D内容由此可以统一使用USD格式 , 《驯龙高手3:隐秘的世界》就是用此方法制作出来的 。
“以PPT举例 , 可能5个人打开同一个PPT , 公用数据流 , 一个人的更改另一个人可以马上看到 。 基于USD格式 , 则是在三维场景 , 一个人的更改另一个人可以即时看到 , 方便沟通和协作 。 ”宋毅明表示 。
虫洞(Wormhole)则基于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特殊解 , 是连接时空中不同点的推测结构 。 可以将虫洞想象为一个隧道 , 两端位于时空的不同点(不同的位置 , 不同的时间点 , 或两者兼而有之) 。
黄仁勋五年前就想元宇宙了?英伟达:不是为元宇宙而元宇宙
文章图片

“虫洞”模拟图
以宝马数字孪生工厂的案例来理解“数字虫洞”的比喻可能更为直接 。
宋毅明认为 , 数字孪生最主要的目的是 , 把在真实世界里很难达到 , 或需要高成本达到的事情 , 放在虚拟世界里以较小的成本达到 。 在宝马的数字孪生工厂中可以搭建生产线 , 或用仿真的方式试验汽车 , 通过构建模型来看物理效果与真实产出的特性 , 就可以以很低成本知道方案是否可行 , 之后再在真实世界中建造这样的产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