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作家具,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三 )


2、线脚多样
苏作家具工艺精良 , 在椅子、桌子、案和床等家具边框的边缘上 , 都有不同的线脚 。 在苏作家具中 , 线脚的形式非常多 , 有捏角线、阳线、活线、凹线、文武线、皮条线、芝麻梗线、竹板温线等等 。
3、装饰题材
苏作家具的装饰设计是苏作家具的亮点之一 。 合理的装饰 , 成为苏作家具中独特的点睛之笔 , 精工制作更是苏作家具中不可缺少的 。 且装饰题材非常广泛 , 动物方面喜用草龙 , 植物方面有灵芝、缠枝莲、竹节梗、芝麻梗等 , 其他纹样也有与众不同的方汉纹、博古纹等 , 也有通用的绳纹、拱壁、如意、鱼草、什锦等 。 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和缠枝牡丹为主 , 西洋花纹极为少见 。 一般情况下 , 苏式的缠枝莲纹和广式的西番莲纹 , 是区别苏式和广式的一个特征 。
4、装饰手法
苏作家具的线条流畅 , 比例适度 , 稳妥大方 , 不管是放置在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还是普通居民家中 , 都显得非常协调 , 装饰部分体现了简朴无华的特点 , 往往点到为止 , 有大写意风格 , 就像文人学子寒素中暗藏着一股孤傲之气 。
苏作家具雕刻重神似 , 刀法圆润 , 细腻生动 。 雕刻口诀是:“雕刻要气韵 , 层次要分明 , 光滑要和顺 , 棱角要出清” , 这“四要” , 充分说明了苏作家具的雕刻不仅要求圆润流畅 , 棱角分明 , 达到形似 , 而且还要神似 , 讲求气韵生动 。
主要装饰手法有雕刻、镶嵌、髹漆装饰等 。 不作大面积雕镂 , 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石、嵌木等手法 。

【关于苏作家具,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工艺方面:独具特色
1、生漆工艺:苏作家具的工艺中许多因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独具特色 。 例如生漆工艺 , 因为气候原因 , 这种工艺基本只有在南方才能得见 。 生漆工艺需要一定的适度 , 空气湿度足够 , 漆擦上去才能干得快;相反 , 如果空气干燥 , 漆就很难干透 。 因此 , 在北京基本无法做生漆工艺 , 除非将家具放在湿度很高的环境中 , 这样做出来的生漆家具放到正常环境时 , 木材容易收缩 , 所以北方家具多采用打蜡工艺 。
2、榫卯工艺:另一个备受推崇的是苏作工艺的榫卯结构 。 同样的榫头 , 一雄一雌 , 榫头的做法也变化多端 , 其中一些做法是其他流派和地区所没有的 。 例如屏风上的冰纹 , 北方叫冰裂纹 , 采用榫卯结构制作 , 每一个冰纹的形状极有规律 。 这种纹饰江南地区做得十分精妙 , 依据形状的变化 , 每个榫头角度也有所不同;海棠形的图案则会用十字榫头连接起来 。 这些都是苏作独特的榫卯工艺 。

▲苏素红木明式家具丨紫光檀玫瑰椅新中式圈椅三件套休闲南官帽椅子
3、包镶工艺:苏作家具用材精打细算 , 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 , 杂木为骨 , 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 , 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很常见 。 这种技术费工费时 , 但都能做到天衣无缝 , 保持美观 。 在木材不足的情况下 , 匠师们开动脑筋 , 创造出许多工艺手段 。 如包镶工艺 , 就是以杂木为骨架 , 在上面粘贴硬木薄板 , 粘贴技术非常高超 , 边缘棱角不露破绽 。
4、“掉五门”:“掉五门”是苏作匠师们对家具制作精细的赞美行话 。 比如椅子或凳 , 在作完之后 , 将同样的几只 , 于地面上顺序移动 , 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间距 , 不差分毫 。 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形 , 就叫“掉五门” 。 这在非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 , 确实难能可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