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背后是团队成员没日没夜的钻研 , 因为混凝土施工时间不定 , 有时候在半夜 , 团队成员在工地等着等着就睡着了;有时接到通知说有了作业面 , 团队成员就马上进工地去测试 , 干着干着天就亮了……博智林的研发团队度过了非常艰难的探索期 。 2019年底 , 部分建筑机器人已经可以在工地上进行自动化施工 。
目前 , 博智林已经实现建筑机器人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测试、工程服务及批量化商用 , 并初步形成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全系统解决方案 。 博智林在研46款建筑机器人 , 已有18款启动了商业化应用 , 包括外墙喷涂机器人、建筑清扫机器人、内墙面打磨机器人、螺杆洞封堵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地下车库喷涂机器人、地坪漆涂敷机器人、测量机器人 , 等等 。
博智林科研代表、高级算法工程师张华琛介绍 , 博智林现在下设建筑机器人研究院、基础技术研究院、智能技术研究院、工程应用研究院等8个研究院 , 研发人员近3000人;在研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覆盖了建筑机器人八大核心模块 , 其中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 此外 , 在施工质量智能化评判和智慧工地监管等细分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
“截至2021年底 , 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468项 , 获授权1670项 。 这些技术专利已构成博智林最核心的竞争力 , 也将成为博智林最大的技术资产 。 ”许安鹏说 。
助力行业升级
机器人建房这件事 , 靠谱吗?在2020年9月 , 首批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就已进入工地“上岗” 。
在山东济南碧桂园项目施工现场 , 测量机器人展示了其精准定位、精准测算的拿手绝活 。
测量一间房 , 需要多久?“通常情况下 , 单个房间的施工质量检测需要三四个人拿着靠尺一点点地测量 , 至少要耗费一个小时 , 测量过程既繁琐又费时 。 ”项目施工人员说 。
测量机器人应用了先进的AI测量算法处理技术 , 可在两到三分钟内完成单个房间实测作业 , 测量效果比人眼更加客观和准确 , 且可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化生成报表 。
在碧桂园顺德凤桐花园项目的施工现场 , 除了普通工人 , 还有一溜“机器人工友” 。 “高个子”智能随动布料机 , 矗立在作业面上 , 不断地泵出混凝土 , 浇筑出整个项目的标准层;混凝土机器人在进行整平、抹平工作;外墙喷涂机器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将建筑机器人批量实际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 。
2021年7月 , 这一项目的“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两项经验做法入选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
……
机器人建房已经成为碧桂园众多项目工地上十分吸睛的画面 。 截至2021年12月底 ,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服务范围达25个省份 , 超过350个项目 , 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700万平方米 。
“对比普通人工 , 建筑机器人凭借更强的计算能力 , 在建材的利用规划上更为合理、科学 , 可实现精益建造 。 ”许安鹏介绍 , 建筑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 , 不仅能够确保房企建筑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地交付 , 还能进一步提高建筑效率 。
以广东汕头碧桂园金平项目的“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机器人协同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为例 , 其中博智林自研的WMS系统相当于“首席物流官”和“物料管理大师” , 可实现物流类机器人全自动调度、智能电梯自动控制、物料消耗的精确管理与数据化监控 。 它对工地物料消耗的管理可精确到每一栋楼、每一个楼层、每一个户型 , 清晰记录配送及使用的涂料及瓷砖数量等 , 实现精细化管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