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提升车险服务水平

“保险+科技”提升车险服务水平
文章图片

日前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 , 全面整合内外部数据 , 建立企业级大数据平台 , 实现全域数据的统一管理、集中开发和融合共享 。 进一步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挖掘能力 , 推动大数据技术在保险业务全价值链的深度应用 , 进而带动业务模式的持续创新 。
在车险领域 , 重载货车保险业务一直让保险公司又爱又恨 。 一方面 , 车均保费高 , 承保有助于保险公司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另一方面 , 重载货车经营情况复杂 , 事故风险高 , 稍不留意就有“赔穿”风险 。
2013年 , 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推出的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 , 该平台也是国家级12吨以上重载货车监管平台 。 据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保险事业部总经理李成才介绍 , 中交兴路是货运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 , 截至2021年底平台入网车辆超过700万辆 , 累计接收轨迹点数据超过12万亿条 。
通过平台上线后累积的车联网大数据信息 , “保险+科技”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 针对保险公司重载货车保险普遍缺乏有效风险评价和管控手段的痛点 , 平台提供的车联网大数据技术 , 为保险公司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关键抓手 , 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值得一提的是 , 平台通过北斗车载智能终端向车辆发送安全提示信息 , 超速驾驶的纠正率超过了96% , 疲劳驾驶纠正率达41% 。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 , 从2012年到2019年 , 重大交通事故下降了92% , 重载货车万车事故数下降了36% , 万车死亡人数下降了40%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货运平台为道路交通安全、货运司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 同时 , 道路货运事故率的下降 , 也降低了保险公司赔付率 , 对营业货车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正向促进 。 通过保险科技的积极应用 , 营业货车保险业务形成了消费者、险企的双赢局面 。
此外 , 发生交通事故后 , 平台还可以根据车辆事故之前的行驶轨迹、司机的驾驶行为等还原现场 , 帮助保险公司快速理赔 。
2018年11月 , 中交兴路联合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重载货车车联网数据和保险行业全量车险承保理赔数据 , 推出了重载货车车联网保险风控服务 。 截至2021年底 , 中交兴路依托货运平台累计向行业提供查询4600万次 , 涉及640万辆重载货车 , 覆盖90%以上的行业重载货车业务 , 已服务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等20余家保险公司 , 显著提升了保险公司对重载货车的风险评价和管理能力 。 据李成才介绍 , 该服务可集中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通过基于车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车辆入网验证 , 避免套牌车、改装车风险;二是通过运营、道路、驾驶行为和业务四大类车联网风险因子了解车辆风险来源 , 有效提升定价模型的准确度;三是风险评分查询可根据车辆12个月内行驶运营方面的数据 , 帮助保险公司评估拟承保车辆的风险 , 精准核定费用 。
【“保险+科技”提升车险服务水平】李成才表示 , 保险科技的发展让保险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经过3年多的摸索与实践 , 中交兴路在利用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保险公司大货车保险业务的理赔精细化管控水平、理赔反欺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 。 中交兴路希望与保险公司进一步深度融合 , 在营业货车模型优化、降低人伤案件比例和保险精算等方面积极对接实际需求 , 以数据智能驱动保险公司的决策、业务结构调整、服务模式调整 , 实现互利共赢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于 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