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 其中标准化工作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软性基础设施 , 更是实现其高效性、集约性、协同性的重要抓手 。 专家表示 , 标准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作用明显 , 但当前还要进一步提高标准化认识 , 探索工作方法 , 推动标准化应用 。
“数标指数”报告首次发布
前不久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上首次发布了《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评估报告》暨“数标指数” , 对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成效开展评估 。
报告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研究所所长付强发布 。 报告显示 , 广东、山东、浙江位列前三 , 贵州、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四川和河南处于前十位 。
报告课题组同时面向全国进行了典型案例征集 , 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贵州、河南等20个省市的226个案例 。 经多次评选 , 最终选出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山东省大数据局、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局、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等单位所报送的典型案例50强 。
从整体来看 , 各地对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标准化作用越来越重视 , 省级层面不断加强智慧城市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 标准化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
数标指数项目负责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估所政府治理研究室主任张欣亮表示 , “数标指数”是首个关注数字化转型中标准化作用的指数 。 从评估结果来看 , 当前数标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度整体表现较好 , 应用度是明显短板 , 保障度还有提升空间 , 标准化顶层设计中可操作性还不够强 , 标准“重制定、轻实施”情况还普遍存在 。 下一步 , 各省级部门应加强数字化转型中标准化工作统筹 , 针对已制定好的标准体系进行集成化公开 , 加快制定推动标准应用实施的具体措施 , 针对智慧城市重点信息化项目开展标准符合性评估等工作 。
标准化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据专家介绍 , 智慧城市作为社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 , 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效十分明显 。 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 政务数据资源与技术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
但与此同时 , 政府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宗龄认为 , 政府数字化转型作为协同要素多、复杂程度高、统筹难度大的一项系统工程 , 做好这项工作还面临很大挑战 。 而标准化恰恰是针对不同系统、不同要素进行协同对话的通用语言 , 标准化所倡导的统一、简化、协调和优化 , 与当前政府数字化转型需求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 。
标准是人类科学、技术和最佳实践的结晶 , 是智慧文明的综合反映 ,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 。 2021年10月 ,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 , 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 , 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 。 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 ”纲要还强调 , 要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标准化建设 。
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 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 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 “标准化工作不仅是数字政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软性基础 , 更是实现其高效性、集约性、协同性发展的重要抓手 。 ”王宗龄表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