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现象之三:炒概念拉股价 , 沾边“元宇宙”就涨
有人说 , “元宇宙”就像股市里的一团火 , 只要上市公司与之沾点关系 , 立马股价飙升 。 这些企业到底是目及长远的真布局 , 还是想赚快钱的资本游戏、概念炒作?不少业内人士也直呼“乱得很、看不清” 。
做啥都要“沾一沾” , 只为让股价“飞一飞” 。 例如 , 一家做艺术展陈的公司 , 从开始提“元宇宙”概念至今 , 短短几个月 , 企业股价翻了一番 。 近日 , 其更是凭借表态合作开发元宇宙虚拟建筑 , 股价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一些上市公司收到了来自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 , 被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热点概念的情形” , 不少企业在回应中都用到了“尚在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实现销售收入”等表述 。 值得关注的是 , 尽管证券交易所再三关注、企业也表态未来的“不确定性” , 但股价依旧“坚挺” 。
用概念博人眼球 , 恰恰是为了掩盖对自身的业绩恐慌 。 有的上市公司连发多份公告自曝经营风险 , 还有的连续五年净利润为负 , 只是因为他们搭上了元宇宙这趟车 , 就能股价上涨 。 这般不看公司业绩、只凭概念起飞的“操作” , 让不少人直呼“离谱” 。
受访专家表示 , 需要警惕打着“元宇宙”旗号的投资泡沫 , 金融投资若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 , 很容易就成为空中楼阁 , 一旦泡沫戳破 , 只怕会一地鸡毛 。
怪现象之四:卖课热炒币欢 , 上演花式“割韭菜”
总时长约2小时的元宇宙课程卖出360余万元高价 , 出版几本元宇宙书籍就宣称能“把握元宇宙投资机会”“打开财富之门” , 更有“空气币”“杀猪盘”等违法犯罪行为打着元宇宙旗号大搞黑灰产……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当人们还在思考元宇宙是什么时 , 一些骗子已经嗅到“商机” , 开始想方设法挥舞镰刀“割韭菜”了 。
“有个有趣的现象 , 当年打着区块链名义非法炒币的‘币圈’ , 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元宇宙’ 。 ”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航运研究室主任刘斌说 。
据介绍 ,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之后 , “币圈”更新炒币套路 , 以元宇宙投资项目等名头组织路演、直播等营销活动 , 实则引诱受众购买游戏代币等多种形式的虚拟货币 。
一个发稿中介向采访人员展示了付费推广的元宇宙虚拟货币项目 , XX“是一个完全由社区拥有去中心化虚拟空间元宇宙+NFT项目 , 区块链数字资产确权 , 通过双链审核币安+火币合约地址……”类似内容网上并不少见 。
“虚拟货币有很多种类 , 每一种都有各自的风险 , 有的就是‘空气币’ , 没有任何信用基础 , 可以无限复制 , 等同于‘杀猪盘’ 。 ”华东政法大学金融监管与刑事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毛玲玲解释说 。
概念无褒贬 , 但鼓吹概念的人有动机 。 受访人士表示 , 手段千变万化 , 不变的是割韭菜的动机 。 一些投机者使出忽悠大法 , 鼓吹利用元宇宙能一夜暴富 , 其目的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对财富的渴望浑水摸鱼、“火”中取“利” 。
来源:1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元宇宙”混沌未开,四大怪现象提前“搅局”】作者: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董雪、王默玲、程思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