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网信办信息化处处长李翔是团队指挥协调组的成员 , 他每天的工作是多维度统计数据 , 用数据评估全市大筛的工作情况 , “哪里需要增减点位 , 哪里有环节不畅 , 通过数据都能看出来 。 比如有的检测点 , 采集数远高于送样数 , 这说明这个采集点‘只采不送’ , 我们称之为‘肠梗阻’ , 后续环节都会受影响 , 这样的情况一经发现 , 一线检测点会立刻收到提醒 。 所以我们的数据不仅可以让筛查提速 , 还可以为大筛工作的优化提供各种参考 。 ”
文章图片
1月20日下午 , 全市四筛工作仍在继续 , 挂着黑眼圈、嘴唇爆皮的李磊望着屏幕上一道彩虹般的曲线图说:“数据真漂亮 。 ”被李磊称赞漂亮的曲线图共有4道曲线 , 分别显示大筛工作采、送、接、检4大环节的进展 , 当四道曲线走向基本一致时 , 曲线图才会呈现出“彩虹状” , 这说明全市大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配合默契 , 步调一致 , 相比三筛 , 四筛的“彩虹”更标准 , 这意味着四筛的工作效率更高 , 流程更顺畅 。
文章图片
为一座城打造舒适前行的温度
新系统虽然已经十分强大 , 但技术团队仍觉有不满意之处 , 三筛后两天 , 团队上线了“核酸检测筛查采集信息查询平台”功能 , 这项功能用于补救因系统误读个人信息导致的检测结果无法查询的问题 。 “目前系统采集信息使用的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 仍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错误概率 , 其中汉字识别误差约3% , 数字识别误差低于1% , 之前的查询采用姓名+身份证号的双因子认证 , 两个信息都匹配 , 才能查到检测结果 , 新功能采用单因子认证 , 只要输入身份证号 , 就可以查到最近一次的核酸检测时间和核酸检测点位 , 这些参检信息可以间接证明查询人员的安全性 。 如果身份证号也扫描错了 , 我们还有人工通道 , 彻底解决问题 。 ”
四筛开始前 , 技术团队又研发了用数据检索漏检人员的新功能 , 在这个功能的灵感来源于李磊下沉社区的见闻 , “我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调查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时 , 只能挨个询问居民 , 这种方式效率不高 , 工作量太大 。 在核酸检测工作中 , 我们同样需要掌握检测覆盖率 , 于是我们整合了各区的人口信息 , 与我们的系统数据进行碰撞 , 漏检人员立刻就能被发现 , 然后我们将相关人员信息提供给各区各街道 , 为全市人员‘应检尽检’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 。 ”
针对阳性病历的分布 , 系统会单独绘制一张“热地图” , 防疫专家参考这份地图划定“三区”范围并在必要时做出调整 , 资源保障等工作亦要参考这张地图做出部署 。
在大数据管理中心的办公现场 , 大屏幕上闪烁跳动着一串串数字 , 一张张图表 , 一条条曲线 , 对并不精通算法的大多数你我而言 , 无疑是冰冷的 。 但这一个个冰冷数据背后承载、串联和协调起来的 , 却是你我都曾见过的一幕幕火热:每次大筛 , 每个环节 , 每个街镇 , 每个点位 , 每位市民 , 采集、转运、检测以及后续的发布、统计、查询……是我们所有人在大数据的指挥下步调一致 , 合力出击 , 那道“彩虹”是我们与这座英雄城市最精准的同频共振 。
科技从来不是“空中楼阁” , 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推动 , 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支不支持、满不满意”等迫切需求 。 科技可以为热情赋能 , 更多更快的数据让这座城市更有“舒适前行”的温度 , 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6点被网格员叫下楼 , 四筛 , 检完 , 上楼 , 被窝还是热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