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津城三筛四筛,为嘛越筛越快?

1月20日 , 天津市第四次全市大筛 , 根据数据统计 , 本市三筛采样超千万用了6小时 , 而四筛采样超千万用时缩短至4个半小时 , 三筛每分钟峰值采样3.94万次 , 四筛峰值提升至4.35万次 。 越来越快 , 这是所有人的感受 , 仿佛火车提速 , 三筛还是D字头 , 四筛就成了G字头 。
【解密】津城三筛四筛,为嘛越筛越快?
文章图片

这是大数据的魔法 。
这魔法来自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 几轮全市大筛期间 , 大数据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们日夜无休 , 默默监控着全市的大筛工作 , 他们用算法优化流程 , 用统计查找漏洞 , 用曲线监督进展 。 在全员大筛这场硬仗中 , 他们将浑身的热血化为高效的系统、冷静的数字 , 他们是这场战役中隐形的“数据军师” 。 正是因为有了科技的加持 , 1千多万天津市民面对大筛时 , 越来越从容 。
【解密】津城三筛四筛,为嘛越筛越快?
文章图片

【解密】津城三筛四筛,为嘛越筛越快?
文章图片

从“我扫二维码”变成“扫我身份证”
1月11日 , 天津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李磊接到任务 , 为将于1月12日中午12点开始的天津市第二轮全员核酸大筛搭建信息平台 , 市委市政府对新平台的要求是“百姓操作少 , 有序不断档” , 且24小时内必须完成上线 。
接到任务后 , 李磊迅速组建了一支三四十人的攻关团队 , 鉴于搭建一个全新的类似平台至少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 技术团队决定选择一套相对成熟的系统加以改造提升 。 从11日凌晨到12日凌晨三点多 , 技术团队完成了服务器调配、虚拟机配置、基础环境搭建、软件部署等环节 , 12日早上6点 , 新系统已经为新一轮全市大筛做好了全部准备 。
【解密】津城三筛四筛,为嘛越筛越快?
文章图片

新系统录入信息不再需要市民扫码 , 而是改为工作人员扫描被检测者的居民身份证 , 从“我扫你”到“你扫我” , 这个小小的变化 , 正是提速的机窍 。 “我们转变了思路 , 换个角度想问题 , 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 ”李磊告诉采访人员 , “1千多万人同时涌入平台 , 我们的服务器也可以负荷 , 但如果把用户量级降下来 , 会更稳妥 , 于是我们把1千多万市民扫码改为6万4千多名工作人员扫证 , 这样还可以更有序地安排被采集人员的到场时间 , 缩短市民的等候时间 。 ”
新系统前段采用轻量化设计 , 全流程都可以用手机APP操作 , 对于一线采集人员来说 , 这样的系统易上手、机动性强 , 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一线人员的负担 。
【解密】津城三筛四筛,为嘛越筛越快?
文章图片

大屏幕上的“彩虹”
这套新系统搭建在市委网信办的一间大办公室里 , 自接到任务起 , 这间办公室就进入了24小时工作状态 , 几十名工作人员分为若干工作组 , 轮番日夜值守 。 “任何时候都有人做检测 , 今天零点就有人做检测 , 到凌晨2点有6000多人做了检测 , 到凌晨4点多 , 已经有2万6千多人做了检测 。 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人值守 , 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 ”李磊说 。
系统办公现场有三块大屏幕 , 分别显示后台情况、检测工作现状和系统安全 。 当一个个检测点的一条条个人信息、一管管咽拭子、一箱箱样本以数据的形式汇入平台的信息池中时 , 全市的大筛工作便分毫毕现地展现在了这三块大屏幕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