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成校园里的“传染病” 少女以瘦为美催吐成瘾( 二 )

  克服一种“瘾”

  杨磊介绍说 , 青少年进食障碍在国外比较常见 。 欧洲一项调查显示 , 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发病率仅次于Ⅰ型糖尿病 。 但是 ,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注意到这种疾病 。

  2015年发布的《中国进食障碍防治指南》提到 , 我国尚缺乏有关进食障碍的全国范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很多调查采用自评问卷进行估算 , 数据存在偏倚 。 上海市的一项流行病学调研显示:上海儿童青少年进食障碍患病率为1.4% , 其中 , 小学生1.3% , 初中生1.1% , 高中生2.3%(上海儿童青少年流行病学研究 , 2011-2012) 。 杨磊说 , 他从2014年开始在六院从事进食障碍的治疗工作 , 那时全国只有六院一家有进食障碍的专病病房 。 现在 , 上海、大连等城市也陆续开设了进食障碍专病病房 , 但是仍然会有其他城市的患者前来六院就诊 , 患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

  对于进食障碍患者的治疗其实并不容易 , 精神科医师会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吃饭的规则 , 为他们制定食谱 , 帮助他们有规律地进食 。 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 , 自觉遵循这些规则会比较困难 , 这时就需要住院治疗 。 住院治疗是封闭式的 , 医院会为患者准备好一日三餐 , 并监督他们进食 。 在规范患者饮食的同时 , 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 对于那些神经性厌食症患者 , 要安抚他们的情绪 , 让他们循序渐进、从少到多地进食 。 让他们观察到自己的体重逐渐变化 , 帮助他们认识到正常吃饭不会一下子变成一个大胖子 , 从而消除他们对食物的恐惧 。 对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症患者 , 要控制他们的食量 , 不允许他们从病房外面偷带食物或是叫外卖 , 还要警惕他们的催吐行为 。

  杨磊说 , 对进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 , 就像是帮助他们克服一种“瘾” 。 这种瘾与烟瘾、酒瘾有些相似 , 不同的是 , 这些患者有人是对饥饿感成瘾 , 有人则是对吃东西成瘾 。 在病房里 , 医生需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他们的饥饱感 , 以及对食物的正确认知 。 很多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后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如释重负” 。 他们不会再担心是不是吃多了需要催吐 , 也接受了体重增加是正常调节这件事 。

  “进食障碍一般是从十三四岁开始的 , 因此从中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营养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在减肥 , 虽然不一定到发病的程度 , 但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 十几岁孩子还没有发育完全 , 这个时候不适合节食减肥 。 另外 , 运动健身是健康的 , 但为了减肥而过度锻炼也是不可取的 。 学校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不要被社会流行的‘瘦文化’所误导 。 同时 , 媒体也应该注意宣传导向 , 不要过度渲染‘瘦就是美’的审美价值观 。 ”杨磊说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夏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