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 , 工信系统上下尽锐出战 , 确保无线电安全保障、5G公众通信网络及场馆覆盖、通信服务保障、网络安全保障等任务顺利进行 , 目前冬奥会各项技术保障工作基本就绪 。
基础电信企业在确保冬奥会通信服务万无一失的同时 , 以5G等技术为基础推出了5G云转播、超高清直播、5G智慧观赛、智慧指挥调度、“5G﹢北斗”智能车联网、智慧医疗等应用 , 为打造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贡献通信科技力量 。
赛事转播实现轻量化云端化
曾经 , 完成一场转播 , 需要庞大的现场转播团队、复杂的现场线路布置、昂贵的转播车配置予以支持 。 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5G云转播平台 , 将传统转播方案进行了轻量化、云端化处理 , 并在冬奥测试赛中进行了充分验证 。 现在 , 几个不到1公斤重的5G云转播背包、几台轻便摄像机、几位摄像师以及一台能够联网的笔记本电脑 , 即可实现赛事转播 。
5G云转播背包的大小相当于一本字典 , 重量只有930余克 , 可以持续回传视频信号4小时以上 。 考虑到冬奥赛场低温环境的需求 , 云转播背包还可配备石墨烯加热外壳 , 保证在零下45摄氏度的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 。 “有了云转播和5G背包技术 , 现场就不需要再架设复杂的设备和线路 。 ”北京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鹏洲举例说 , 跳台滑雪作为户外比赛项目 , 直播机位多设置在山地之上 。 如果遇到陡峭的山野环境转播车难以抵达时 , 利用云转播平台 , 一位摄像师、一台摄像机、一个5G背包 , 就能胜任一个直播机位的工作任务 , “田间地头、高山大川 , 都不再是直播的壁垒 , 一个人就顶得上一支队伍 。 ”
导播平台也更加轻量化 , 只要有网络 , 导播人员在任何地点都可以用笔记本电脑连入云端 , 完成信号制作 , 远程实现传统转播车的功能 。 借助5G技术的高带宽 , 超高清信号有了“高速公路” , 5G背包的回传时延不超过1秒 , 并且在不同机位之间实现了多机位精准授时、帧级同步 , 保证镜头之间的流畅切换 。 信号走上云端 , 还能最大限度保留拍摄素材 。
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
借助5G技术的高带宽 , 超高清信号有了“高速公路” 。 而全国首个面向广大观众提供8K服务的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的正式开播 , 让公众可以享受一场冬奥的视觉盛宴 。
文章图片
据介绍 , 该频道将提供更清晰的画质、更宽阔的观看视角、更丰富的画面信息量、更强大的色彩表现力 , 呈现出远超4K的皮肤、纹理、光线以及质感细节 , 带给观众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 助力科技冬奥建设 。
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试验频道2021年12月31日起在歌华有线电视网、IPTV平台传输分发 , 覆盖北京地区电视观众 。 冬奥会期间 , 8K试验频道作为科技冬奥5G+8K应用示范集成播控平台 , 转播赛事信号 , 播出精品节目 , 为公共区域LED大屏、示范社区电视中屏、移动终端小屏提供统一信源 。
据介绍 ,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 , 该频道转入常态化运转 , 重点发力高端自然、人文纪实内容 , 制作播出8K超高清精品纪录片和文艺节目 , 带给观众高品质的视听体验 。
5G+8K技术将应用在冬奥会比赛场馆中 。 作为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 , 五棵松体育中心处处体现着科技元素 , 场馆内60个吊装相机采用5G+8K技术 , VR相机则采用11K , 将赛场的赛事活动进行全面拍摄 , 现场观众只需扫描二维码 , 下载其APP , 就可以体验180度自由视角观赛和沉浸式直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