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周口店遗址的申遗成功,不但是几代国内外考古人发现和研究的成果,还浸透着文博工作者们对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付出和贡献。“周口店遗址保护大棚”为何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吕舟教授团队的方案?为何要经过7年论证和3年施工?“保护棚”是如何诞生的?又为何引起争议呢?乃至最后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文物保护工程”?
本期节目中,高星老师还带着“万里少年团”亲眼目睹了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保存的1966年新发现的两块北京人头盖骨残片的真容,据说这两块头盖骨与已经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竟然能拼合成一个成年男性头骨,而在“万里少年团”观摩之前,只在2004年对外展示过。

文章图片
当周口店的第一颗古人类头盖骨被发现时,距今70万年前的人类遗存,经由考古重见天日。他从时间的深处苏醒,填补了人类进化的缺环和密码,被赋予了一个名字:中国猿人北京种。各个版本的“北京人”体态特征是什么?作为“北京人5.0”,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这一世界遗产?更多待解之谜,1月23日(本周日)21点档,跟随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第二季,一起走进周口店遗址,追溯70万年前的“我们”!
【探寻七十万年中国人类进化历程,《万里走单骑》第二季走进周口店遗址】
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