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黄帝内经》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外界环境中地理、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人体内的阴阳变化 。要保持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必须做到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 。
道教先贤们发现人们食肉和过量饮酒会给自身带来心脑血管疾病、肝病以及糖尿病等诸多病症 。而坚持素食几乎可以防止此类疾病的发生,并且对这类疾病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
况且豆类就有代替肉类的效果,豆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氨基酸含量在所有的素食中排名靠前,多吃豆类就能够为身体补充蛋白质,又能避免因通过肉类补充蛋白质时摄入过多的脂肪,更是美容减肥的佳品 。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到最大值的时候,我们人体内部血液涌动的“潮汐”也达到了最大值,情绪就会陷入极端的状态中 。
道教修炼重视性命双修,把凡人修道成真后称为神仙 。《黄庭经》曰;“淡然无味天人粮”,同时,道教有讲究“济生济死,普度一切”的精神,认为世上的生灵,都是天地所赋予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不论大小多少,都是一个生命 。

文章插图
修道之人应该有恻隐之心,对其加以爱护怜悯并珍惜,不应有所杀伤,按照这种思想道教的饮食应当是“淡然无味”且以不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为原则 。《太上感应篇》云: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
道教提倡素食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在道教的相关戒律中有明文规定,如《老君说一百八十戒》曰:“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渔猎伤煞众生,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之物,以及不得妄上树破卵”等 。
上天有好生恶杀之德,天地孕育万物,喜其生而恶其死,道教弟子要体察天地之心,以杀生为戒,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素食 。
自从人类走出蛮荒,素食就一直在修身修心这两种理念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着,素食与修道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修心:随着人类文明和自然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就把吃素纳入神圣庄严的场合 。在重大的祭祀活动前夕,一定要“茹素数日,以净其身,清其心,“清其心”主要为不纵欲 。
满足于恬淡之心境,修道者逐渐清醒意识到,纵欲不仅有损身体,而且还是导致昏聩,乃至一切灾殃的根源所在,在民间有初一、十五吃素的习俗,就是吃素以“修心”理念的深刻体现 。
2、修身:《吕氏春秋.重己》曰:“味中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膳食过于丰盛,胃就会过于撑饱,过于饱的话胸腹就会憋闷,胸腹憋闷就会使阴阳之气不通畅,这样怎么能实现长生久视的愿望呢?道教提倡素食的最终愿望是为了修道,为了实现“长生久视”之道 。
3、关系:修心修身即修真养性,素食与修道的关系即修真养性与修道的关系,《邱祖垂训文》曰:“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进,立志而守,苦志而修,方是出家人之正路也,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证虚无之妙道 。
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广行方便,大积阴功,只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矣,或跨鸾鹤而朝金阙,或驾彩凤而赴瑶池,千真恭敬,万圣护持,与天地同体,日月同明,岂不为出家人之大丈夫哉”?由此可知,修道之人要一生吃素就已是上乘的修道之法了 。
- 佛教说正月初一出生的男孩
- 文殊兰花语寓意 文殊兰花语
- 水葫芦的风水 风水葫芦有啥秘密
- 道家古法玄机风水 九玄风水面授内部教材
- 道家风水调理 民间风水顺口溜
-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简介 我国四大佛山是哪四个
- 梵净山在哪里?佛教名山梵净山是哪里的?
- 道教和风水有什么关系 佛教与风水的区别
- 佛教双手合十的手势代表的含义 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
- 无极风水笔记 道家无极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