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执科学之刃,游星辰大海

阅读下面的文字 , 根据要求写作 。 (60分)
2021 年 5 月 15 日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着陆于火星 。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 引发了国人热议:
“我们朝着遥远的太空前进 , 靠的是无止境的科学探索 。 ”
“天问 , 祝融 , 当科技融入了艺术的想象 , 浪漫便发生了 。 ”
“我国的航天科技人员才是我心目中英雄的样子 。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与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 , 写一篇文章 。
【注意】 立意自定 , 题目自拟;明确文体 , 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
【文题解析】:本次作文用的是时鲜材料 , 将写作视界置于社会热点之中 ,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 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自己融入对社会的观照与省视之中 。
材料总共由四句话组成 , 第一句是引导性话语 , 用来概述背景 , 其他三句是指向立意的指导性话语 , 分别从三个不同层面给学生提供了三个写作话题 。 第一个话题重在强调科学探索的精神 , 可结合航天事业 , 围绕“科学探索”阐述科学技术或精神对于国家、民族的价值 。
第二个话题是从命名看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 这是人们不断进行探索的思维动力 , 重在强调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 可结合航天事业 , 围绕“科技与艺术”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
第三个话题侧重于科技工作者的品质特性 , 可从我国航天科研人员的形象特点谈起 , 阐述对“英雄”的认识 。 当然 , 立意时 , 也可将以上三个话题有机融合 , 形成新的契合材料导向的联想、想象与思考 。
就写作者来说 , 这道作文题可选择的空间很大 , 写作涉及的范围很广 , 给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都提供了挥毫泼墨的机会 。 想象力较强的学生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 , 让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在科技、艺术、英雄的话题之中浪漫驰骋;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 也可以从中选择某一个话题 , 确定一个立意 , 让自己的思考从航天科技人员和丰硕的航天成果中开花结果 。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执科学之刃,游星辰大海
文章图片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执科学之刃,游星辰大海】【佳作赏析】:执科学之刃 , 游星辰大海
当“北斗”环绕着地球运作 , 当“玉兔”行驶在月球表面 , 当“天问”奔赴神秘火星 , 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 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浪漫 , 建成了一个属于中国的星辰大海 。 在星辰大海的背后 , 不仅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 不仅是一代代航天科技人的日夜耕耘 , 还是科学之刃挥舞的成果 。
中国人对星空的向往 , 正是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 从万户的勇敢飞天 , 到如今的“天问”着陆火星 , 在浩瀚星空中 , 中国人的身影从未缺席过 。 为了飞向更遥远的太空 , 中国人相信“只要功夫深 , 铁杵磨成针” , 不断打磨 , 精进航天技术 。 “天问”“玉兔”“墨子” , 一系列诗情画意的名称背后 , 是中国人的不懈付出 。 靠着无止境的科学探索 , 昔日苏轼的“挟飞仙以遨游 , 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得以实现 。 从诗句到成真 , 从浪漫到现实 , 中国式浪漫成真的过程 , 也正是中国人不断科学探索宇宙的过程 。 星空无际 , 科学探索不止 。
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之刃 , 遨游更深广的星辰大海 , 是中国在航天领域上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 “科学” , 需要我们运用“科”技 , 奋发“学”习 。 常言道 , 尖端科技是各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 探索未知领域 , 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 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之事 。 “学习”应该向前学 , 也应该向后学 , 吸取历史教训 , “以史为鉴” , 同时借鉴他国优异之处 , 取长补短 , 让中国人在航天路上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 。 脚踏实地 , 仰望星空 , 让科学之花火在夜幕中绽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