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欣雨瞪大了眼睛 , 隔着一层屏幕望向“天宫”和她的画 , 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 , 脸上盛满了惊讶和高兴 。
那幅名为《火星人到地球》的画上 , 巨大的宇宙飞船缓缓降落在地球上 , 火星人走下飞船 , 踏足于青山绿水之间——那是龙欣雨的家乡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 。
“我想让外星人 , 看到我们村的变化 。 ”她对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说 。
老师给她讲外面的世界 , 讲宇宙和火星探测器 。 龙欣雨一直好奇“那么重的火箭是怎么上天的” , 她“想去太空看看” , 也想把自己家乡的特产带给航天员尝尝:“他们可以喝山泉水 , 欣赏我们的苗绣 , 还有腊肉、米酒 。 ”
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 , 位于武陵山脉腹地 , 因村子里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 。 这里距州府只有38公里 , 却“地无三尺平 , 多是斗笠丘” , 十八弯山路崎岖难行 。 2013年时 , 十八洞村的人均纯收入 , 仅有1668元 。
龙欣雨生于斯长于斯 , 她站立在这个被大山紧紧围绕的地方 。 但小姑娘的想象力长出了翅膀 , 没有被大山围住 。
她家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龙欣雨出生没多久 , 父母就一起出去打工了 , 奶奶拉扯她长大 。 如今 , 她的父母回到十八洞村 , 在当地的景区里工作 , 家里也成功脱贫 。
十八洞村一直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 。 2021年6月 ,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显示 , 由十八洞村组成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苗绣、腊肉等土特产 , 与十八洞山泉水 , 已经成为十八洞村的重要产业 。
“以前没修路 , 路不通 , 现在车都可以通过了 。 ”龙欣雨记得 , 这些变化从她四五岁时开始出现 。 村里许多人家终于修好了四处漏风的房子 , 通了电连了网 , 有了手机电视 , 也能经常吃上大米饭了 。
最让龙欣雨高兴的是 , 她的学校也翻新了 , 泥巴路变成了石板路 , “干净多了” 。
龙欣雨想在画里表达出精准扶贫给十八洞村带来的变化 , 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变化 。 她拿起笔 , 一笔一笔 , 勾勒出平坦的公路、整齐的房屋、行驶的小汽车 , 然后用最绚丽的色彩渲染它们 。
李华军的画里 , 涂满了另一种想象力 。 身披“中国航天”四个大字的飞船 , 正载着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 , 来自外星球的种族正在迎接他们 。
李华军出生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 他的家乡位于西南腹地 , 是国家磷化工生态生产基地 , 被称为“亚洲磷仓” 。
文章图片
中西部青少年参与“青春与星空对话”活动现场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供图
逸龙玉珠来自西藏 , 在他的画里 , 穿着民族服装的孩子们在草地上载歌载舞 , 庆祝飞船、空间站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在进行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在宇宙中飞翔的中国高铁、在飞船上飞扬的五星红旗……
一支又一支画笔 , 一幅又一幅画作 。 这些地上的小画家们扬起了头 , 望向天空 , 然后用虽显稚嫩笔触 , 画出了最蓬勃的想象力 , 和最充满期待的未来 。
这些石榴走了一万多里 , 从大漠深处来到海南文昌
伊丽姆努尔想送给航天员的礼物 , 是自己家乡的石榴 , 因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
她的老家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 , 喀喇昆仑山的北麓 ,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 ,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 。 从皮山县村里辗转来到和田 , 再乘飞机到乌鲁木齐 , 将近2000公里的路程要走好几天 , 当她和老师、同学背着一整箱石榴 , 出现在报到地点时 , 带队的老师都惊讶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