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箱石榴就这样从乌鲁木齐出发 , 穿越大半个中国 , 飞了3000多公里到了海口机场 , 又在大巴车上继续走了100多公里 , 来到文昌营地 。
从沙漠到海洋 , 从高山到平原 , 这些石榴跨越山海 , 跋涉了大半个中国 , 最终 , 分到了现场的孩子和工作人员手里 。 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 , 将自己分到的石榴带回了北京 。
伊丽姆努尔家乡的红石榴又大又甜 , 当地人得知孩子要去参加这次活动时 , 每家每户都从自家的果园里选出了最好的石榴 , 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 当时还不到石榴完全成熟的季节 , 有些石榴颜色甚至还没有变红 , 但每一颗石榴都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 。
皮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 2020年刚实现脱贫摘帽 。 伊丽姆努尔的家乡刚通了自来水 , 街上点亮了路灯 , 铺好了马路 。 原先一到冬天就四处漏风的教室窗户 , 终于换成了塑钢窗 , 不再需要用塑料纸勉强糊着 。
伊丽姆努尔打小就爱画画爱跳舞 , 小学的班刊板报 , 都是她“一手包办” 。 她画山画水 , 画羽毛绚丽的翠鸟 。 三年级时 , 她的画曾被放在学校绘画栏里 , 排在第一位 。 老师们夸赞她画得好 , 这个爱笑的女孩“别提多高兴了” , 一笑起来 , 两个梨涡深深的 , 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
当看到自己的画出现在电视机屏幕上 , 出现在天宫画展里 , 她笑得更开心了 , 扭着身子跟左右两边的小姐妹们击掌欢呼 。 兴奋劲儿抑制不住 , 她干脆跳起来 , 在客厅里跳起了舞 。
“我们村子的变化真的很大!”她爱去村里刚建的“沙漠水世界”玩 , 也感慨旅游景区吸引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
在文昌的那几天 , 这个新疆女孩与两个甘肃会宁女孩住进了同一间宿舍 , 几个孩子迅速交上了朋友 。
会宁位于甘肃中部 , 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之地 。 十年之前的会宁条件艰苦 , 不少当地人住的还是土木结构的房子 , 甚至还有土窑洞 。 村级土路上 , 晴天尘土飞扬 , 雨天泥泞不堪 。
这个偏僻的小县城 , 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 , 也是西北教育名县 。 会宁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唐艳丽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2007至2021年 , 会宁全县累计接受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大学生约8.7万人 , 发放贷款金额14.6亿元 。 据统计 , 会宁是“甘肃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受惠学生、贷款资金最大的县 , 在全国也能排进前几位” 。
在这里 , 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 对航天科普教育这样的机会 , 更是不愿意错过 。
2021年9月17日一大早 , 杜依华和杜晨晞就从甘肃启程 , 坐飞机前往文昌 。 杜依华不到3岁时 , 从炕头摔到地上 , 左胳膊骨头挫伤变形 。 父母抱着她 , 踏着积雪 , 硬生生走到了当地卫生院 。 因为治疗得不及时 , 她的胳膊留下了后遗症 。 在她的画里 , 孩子们在中国空间站里弹着吉他唱着歌 。
杜晨晞笔下的《星际列车》 , 很有几分后现代画作的味道:航天员乘着星际列车来到了外星城市 , 外星人、外星猫 , 甚至还有驾驶飞船的猫头鹰一起来迎接他们 , “好开心呀”!
到文昌的第二天 , 杜晨晞在沙滩上“大显身手” , 制作并发射了水火箭 。 那是一种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设计而成的玩具 , 同时 , 也是物理教学中著名的案例之一 , 利用废弃的饮料瓶 , 做成“动力舱”“箭体”“降落伞”等等 。
头一次接触这种没见过的玩意儿 , 很多孩子一上来 , 还很有几分茫然 , 带队老师张传良指引着他们 , 一步一步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 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水火箭 , 站在了大海边上 , 在沙滩上完成了“发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