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鼓励

这是一场开在“天”上的画展 ,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中 。
“天”是天宫 , 那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空间站 , 也是我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的上课地点 。
画是太空主题画 , 被贴在中国空间站的舱壁上 。 画出它们的人 , 不是名声斐然的画家 , 而是来自我国中西部11个省份的青少年 。
“这是我们中国空间站第一次举办太空画展 。 ”2022年的第一天 , 在电视直播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 , 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就是这场画展的“解说员” 。 她一张张地介绍这些画 , 用亲和的语调 , 念出了每一位小画家的名字和家乡 。 镜头跟随她的讲解落在每一幅画上 。 它们色彩浓烈 , 线条灵动 , 绽放了无穷的想象力 。
这一刻 , 孩子的名字和他们的梦想 , 成为亿万人瞩目的焦点 。 这场沟通了天与地、联结了理想与现实的画展 , 历时半年多的策划筹备 , 也迎来了最为高光的时刻 。
它的“策展人” , 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8所等单位 。 从2021年夏天开始 , 这些单位组织的“青春与星空对话”主题活动拉开帷幕 , 分为童心绘梦、千里追梦、文昌圆梦、天舟载梦、星火传梦5个环节 。
“天”大的鼓励
文章图片

航天英雄杨利伟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36名青少年一起倒数 , 现场见证天舟三号发射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供图
2021年9月20日 , 20多幅太空画搭乘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 飞向“天宫” 。 这些画的作者来自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不同角落:有新疆可可托海 , 有四川大凉山 , 也有湖南十八洞村……孩子们拥有着不尽相同的成长轨迹 , 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读书、生活节奏 , 却因怀揣同一个梦想聚在了一起 , 看飞船发射升空 。
同年10月14日 , 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采访人员集体见面 。 新疆小姑娘伊丽姆努尔·约麦尔阿卜拉 , 代表小伙伴们到现场给航天员叔叔阿姨助力 。
“我们中西部小朋友 , 给您和乘组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 , 已经送达了空间站 , 希望您能喜欢!”她对王亚平说 。
那时 , 承载梦想的画作已经坐上火箭 , 飞进了“天宫” 。 只是 , 孩子还不知道 , 两个多月后 , 航天员叔叔阿姨为他们准备了一份回礼——一份来自太空的“天”大鼓励 。
“我的画真的上天了”
2022年1月1日下午 , 中国空间站 , 王亚平的手指指向了一幅太空画 。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的一户人家中 , 坐在电视机前的11岁女孩马一通 , “唰”一下坐直了身子 。
“妈妈、弟弟 , 那是我的画!我的画真的上天了!”她激动得指着镜头大喊 。
电视机屏幕上 , 航天员的手持镜头正对准了她的画:中国空间站飘在蓝色的星空和黄色的星云中间 。
马一通的画是被介绍到的第四幅画作 , 全景的镜头从所有的画上一扫而过时 , 马一通已经“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画 。
同一时间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的龙欣雨和石卓君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丽姆努尔·约麦尔阿卜拉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邹伟琴 , 还有来自西藏、甘肃、陕西、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近20名小朋友 , 在不同的地方 , 露出了同样的惊喜表情 。
龙欣雨的太空画是第一个被介绍到的 。
这个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女孩 , 当时正和全家人一起 , 坐在自家的房子里 。 拼接的木板墙上 , 层层叠叠贴满了她的奖状 , 客厅正中间木架上高悬着土腊肉 , 而眼前小小的电视机 , 连接着正位于地球近地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