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DNA胶囊让药物“指哪打哪”

参考消息网1月2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13日报道 , 日本研究人员用DNA造微型胶囊 , 实现药物“指哪打哪” 。
报道称 , 日本东北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制作出由不同类型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的微型胶囊 。 这种胶囊可以只和体内特定细胞发生反应 , 释放内部的药物成分 。 未来有望应用于癌症治疗等领域 。
微型胶囊为大小约数十微米的中空球形结构 。 把两种不同结构的DNA组合起来形成膜状 , 作为胶囊的材料 。 把只与特定物质发生反应的分子附着到DNA上 , 形成仅在满足某种条件时才会打开胶囊的机制 。 举例而言 , 在治疗癌症时 , 只将药物成分投送给癌细胞 , 有助于实现副作用小的疗法 。
只要修改构成DNA的分子的组合 , 就可以改变胶囊的形状 。 与同样用于胶囊的磷脂相比 , 更便于设计 。
报道称 , 此前也有涉及使用DNA的胶囊的研发 , 但存在内部不是完全中空等课题 。
【日媒:DNA胶囊让药物“指哪打哪”】东京工业大学准教授泷之上正浩表示:“如果在表面附加多种不同的分子 , 也有可能依据复杂的条件来打开胶囊 。 ”泷之上认为 , 这种技术还将有助于“分子机器人”的登场 。 分子机器人能区分人体内各种各样的状态而进行高水平的反应 , 进而在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