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折叠之争】竖屏上下折叠虽然轻薄小 , 但打开与直屏手机无异;横屏左右折叠虽然打开后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 但折叠起来又厚、又重、又大 。 而以目前的技术 , 折叠屏手机完全做不到体积小的同时屏幕也大 。
无论是从手机发展历史、产品理念的角度 , 还是与直屏手机的使用效果对比 , 折叠屏手机都更像是一种“反向”的发展 。
成本高高在上
有趣的是 , 这样一个“反向”发展的产物 , 相比直屏手机定价却一直“高高在上” 。
2019年三星发布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售价高达15999元人民币;次年发布的Galaxy Z Fold 2 5G售价为16999元;而2021年年末发布的竖向折叠方案Galaxy Z Flip3 5G , 售价则下降到了7599元 。
再以小米的MIX FOLD来说 , 发布时12GB+256GB版的售价胃9999元 , 目前小米官网显示12GB+256GB版售价6999元 , 已较首发价降低3000元 。 而去年12月23日开售的OPPO Find N , 起售价仅为7699元 。

文章图片
图4/6
虽然三年里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在不断下探 , 降幅也比较大 , 但相比直屏手机仍然高出大几千 。 同时 , 价格下探也不代表折叠屏成本的降低 。 相反 , 折叠屏手机的生产成本依旧很高 , 售价的降低大多是厂商通过降低规格或利润所实现的 。
华为总裁余承东就曾表示:“这类产品的成本非常高 , 我们还在赔钱 。 成本高到你无法相信 , 目前还没办法盈利 。 ”
据锌财经了解 , 在整个产业链中 , 折叠屏手机屏幕及铰链占据着成本的大头 。
Omdia调研的数据显示 , 折叠屏的价格在150美元到250美元之间 , 换算成人民币在一千元到一千七之间 。 而常规的柔性OLED屏幕的价格也高达80美元左右 。 并且 , 主流的品牌都会有各自的尺寸定制需求 , 投入还会更多 。
在铰链方面 , 三星和华为折叠手机铰链转轴成本大约40美元 。 而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则曾表示:OPPO Find N配备的水滴型铰链 , 单个成本达到了100美元 。

文章图片
图5/6
虽然折叠屏工艺已经迭代了好久 , 供应链也逐渐成熟 , 但是目前折叠屏依然是有折痕的 , 而且用的越久折痕越深 , 这是材料决定的 , 折痕是不可逆的 , 用户在用一年后折痕就比较明显了 。
另外 , 折叠屏手机如果出现损坏后 , 其屏幕的维修费用是很高的 。
近日 , 上海的周先生购买的某品牌折叠屏手机在质保期内 , 先后出现了屏幕亮斑、触控失灵的问题 , 两次免费更换了屏幕 。 但没想到 , 质保期仅过了五个月 , 周先生的手机屏幕再次出现了亮斑问题 。
“官方售后以超出保修期为由 , 提出可以花费9400元更换屏幕 , 我觉得价格太高 , 对方最终表示可花八千多元更换屏幕 。 ”周先生说 。
高成本注定了高售价 , 高售价决定着销量及占有率 。
国金证券指出 , 2021年是折叠屏手机全球销量达750万部 。 另根据市场分析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给出的报告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13.2亿部 。 相比之下 , 折叠屏手机的占比还不足百分之0.6% 。
或许随着折叠技术的升级 , 折叠屏手机某天能够兼具“体积小、屏幕大”的优点 , 但问题在于 , 那个时候的直屏手机极大概率会比折叠屏手机做得更轻、更薄 。
所以说 , 短期来看 , 折叠屏手机除非技术爆发 , 做到折叠后比现在的手机还轻薄 , 不然没太大的意义 。 这只会是一个细分方向上的产品 , 不会成为主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