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折叠之争


手机折叠之争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 路世明编辑 / 大风
来源:锌财经
手机折叠 , 几乎成了全球手机厂商默认的争夺高地——除了苹果 。
但手机需要折叠吗?这倒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 , 相比直屏手机 , 折叠屏手机从理论上、形态上、价格上、售后上来说 , 需求性是极低的 。 但这并不妨碍折叠屏手机成为各大手机厂商发布会的重磅产品 。
存在即合理 。 当下的市场不需要 , 并不代表它没有长远价值 , 就像爱迪生发明钨丝电灯之前 , 经常烧断灯丝的电灯一定没有能够常亮的煤油灯好用 , 但这却是爱迪生改良钨丝灯泡的“巨人的肩膀” 。
现在的折叠屏只是简单地对折 , 但我们畅想一下 , 几十年后、一百年后 , 就像电影里放的 , 手机变得薄的像一张纸 , 可以折叠折叠再折叠 。 从长远来看 , 现在的折叠屏手机或许就是一个过渡品——就像当时经常爆的灯泡 。 到这个时期 , 还需要漫长地等待 。
所以 , 对当下的大部分用户来说 , 手机还是不需要折叠的;但对手机厂商来说 , 它需要折叠 , 并且折叠的是未来 。
如同反向发展
从理论及手机发展史来看 , 折叠屏手机走反了路 。
1973年 , 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DynaTAC , 也就是所谓的“大哥大” 。 23年后 , 摩托罗拉又发布世界上第一款翻盖手机StarTac 。 小巧的折叠机身可以保护键盘和屏幕 , 重量也仅为88g , 可以轻松的放进口袋 , 人们称它为“掌中宝” 。

手机折叠之争

文章图片
图2/6

掌中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手机厚重、单调的刻板印象 , 使手机行业逐渐向着轻薄和时尚的方向发展 。 此后的十年内 , 以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的翻盖手机及按键手机大行其道 。
2007年 , iPhone问世 , 手机行业迅速从翻盖、机械键盘时代进入了触摸屏、直屏、大屏的时代 。 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直屏手机也进入了瓶颈期 , 各大厂商的设计越来越同质化 , 只是屏幕越做越大 , 不断往“全面屏”这个方向发展 , 并没有出现行业革新的设计 。
历史证明 , 从厚重到小巧 , 从复杂到简单 , 从小屏幕到大屏幕 , 手机的发展进化一直在遵循“精简”原则 。 不断减少不必要的设计 , 减少用户很多不必要的使用操作 。
但折叠屏手机的出现 , 无疑是对手机本身和用户使用操作的一种复杂化 。 比如多出的翻盖动作 , 带来的体验升级相比非折叠的手机不仅没有跨越式的提升 , 甚至像是回到了十几年的老路上 。
再从形态上来说 , 折叠屏手机目前有两种形态 。 一种是上下折叠 , 一种是左右折叠 。 但无论哪种形态 , 都不太符合“人体工学” , 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从厚度上来说 , 多年前手机行业即出现了7mm以下的超薄手机 。 而随着5nm工艺制程的出现 , 手机在厚度上再向前了一步 。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屏手机 , 厚度基本在15mm左右 , 相当于两个直屏手机叠加在一起的厚度 。

手机折叠之争

文章图片
图3/6

再从质量上来说 , 作为目前最轻的折叠屏手机 , OPPO的 Find N依旧重达275g , 而其厂商的产品几乎在300g左右 , 相比重量只有140g的iphone13 , 市面的折叠屏手机都会给人带来明显的压手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