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渡编辑/云歌
来源:侠客岛
最近 , 一些主打“隔离津贴”“防疫补助”的保险产品悄然升温 。
这些产品号称 , 保费最低9.9元 , 最高百元 , 一旦投保人因疫情被隔离 , 每日最高可获赔上千元 。 投保对象也不挑 , 幼儿老者都能投 , 生活节奏快、流动性强的年轻群体则是主要目标群体 。
“保费低、赔付高、投保易” , 听起来很美 。 眼下变异毒株仍在全球肆虐 , 国内也有多地散发 , 一旦隔离或感染病毒 , 人们的工作生活被打断 , 经济来源也可能受影响 。 于是有商家顺水推舟 , 设计了“隔离赔付” , 想用“兜底性条款”打开市场 。
不过 , “防疫隔离险”真像宣传的这么香吗?

文章图片
图1/2
(图源:网络)
一
拿某平台销售的“众安护身保新冠意外险”来说 , 单笔售价14.9元 , 可参保人群从满月婴儿到80岁老者 。
细看协议条款 , 30天保障期内 , 投保人“若因新冠肺炎身故” , 可获赔20万元;若为同一运营空间内自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 , 每天可赔200元 , 最长14天;若确诊新冠肺炎 , 依症状轻重可有不同额度赔付 。
岛叔注意到 , 这份保险还包括公共交通工具意外身故或伤残的赔付内容 , 例如航空意外保额500万元、火车意外保额50万元、轮船意外保额50万元等 。
同一款保险 , 又有新冠肺炎疫情 , 又有意外交通事故 , 究竟谁是“主菜”?
早在2020年2月 , 银保监会就“意外险、疾病险等险种的责任范围进一步扩展至新冠肺炎”做出明确要求——
“部分消费者关心现在某些公司提到的开发专属新冠肺炎的保险保障 。 由于缺乏定价数据基础 , 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 , 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此类单一责任产品 。 目前 , 相关公司扩展责任后的既有保险产品 , 前面提到有400余款 , 扩展责任以后 , 能够涵盖疫情防控期间新冠肺炎导致的重疾、残疾和身故风险等 , 消费者可具体查询各保险公司官网公告 。 ”
不难看出 , 以疫情为保障内容的保险 , 首先本质上不能是保险公司专门针对疫情开发的“单一责任产品”(这是监管层明令禁止的) , 只能是意外险、疾病险等险种的扩展 。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一款14.9元的“疫情隔离险”产品 , 从封顶赔付金额来看 , 反而是交通意外占绝对大头 。

文章图片
图2/2
银保监会(图源:网络)
二
“主菜”不是疫情保障 , 但近期疫情反弹 , 商家就顺手以此为噱头吸引眼球了 。
保险公司不是公益机构 , 其目的是盈利 。 保险公司采取“多对一”模式 , 通过扩大覆盖面、多收保费来分散单一客户出现风险时造成的损失 。 在此过程中 , 通过一系列风险精算、保费投资、条款设置 , 保险公司可以尽量降低理赔成本 , 实现总体上“稳赚不赔” 。
“防疫隔离险”同样体现了趋利避害的设计思路 。 例如“众安护身保新冠意外险”规定 , 隔离津贴的赔付前提是“同一空间内有密切接触” , 或“在保险期间及在保险期间结束后21天内确诊后自费集中隔离” 。 换言之 , 假如你是密接 , 但并非“在同一空间内”的密接(密接包括发病前4天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 , 或属于“次密接” , 隔离不能获赔;非确诊、非自费的隔离 , 也不能赔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