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古明城 富川古墓群( 三 )


据昭平、钟山旧县志记载,思勤废县在思勤江岸的陶唐村,唐朝时期,思勤县、龙平县、富川县都同时存在着,而且都紧靠着思勤江 。光绪版《富川县志》“龙平县一六都牛庙寨后,明嘉靖间,里民钟秉釜掘地得龙平县印送府贮库,梁之静州及龙平郡,唐之富川皆治此”,是否属于汉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的富川县治,到了南朝梁普通元年(520),设置为静州,大同六年(540年)设立龙平县,则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富川县治已经迁移 。
那么富川县县治迁徙到哪里?唐《元和郡县志》也有记载:“灵溪水,今富水,去富川县西二里;又富川水在思勤县东五十步,南流经龙平县东,南入漓水 。”,富水在县西二里是很近的,则属于富水东面 。在思勤江上游(钟山段)东岸公安镇的里太村一带,该村距思勤江约二里,古墓众多,其古墓群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县描述吻合 。那么,富川县治所应该到今公安里太一带 。
则静州龙平县县治迁徙所在原富川原旧址,则应该在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 。南朝至唐朝的富川县治所在里太一带 。
2.3、静州、富州、龙平治所也如富川治所一样存在迁徙
静州:南朝梁置,治所在开建县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丰镇东 。历史记载昭平:静州统梁寿、静慰2郡 。梁寿郡辖龙平、宁新2县;静慰郡辖安乐、博劳2县;荡山县隶乐梁郡(治今钟山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属始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静州;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初置岭南道,改静州为富州,圣历元年(698),武则天分富州龙平县地置思勤县(治今钟山县清塘乡陶塘村) 。岭南道,辖境包含:昭州 治平乐县(今平乐县)辖3县辖平乐县县永平县、恭城县3县 。富州 治龙平县(今昭平县)辖龙平县、思勤县、开江县3县;贺州 治临贺县(今贺州市贺街镇)辖临贺县、桂岭县、荡山县、富川县、冯乘县、封阳县6县 。《新唐书·地理》:“ 梧州苍梧郡,下 。武德四年以静州之苍梧、豪静、开江置 。土贡:银、白石英 。户千二百九 。县三:苍梧,下 。贞观八年以贺州之绥越来属 。十二年省豪静,其后又省绥越,而开江复隶富州 。戎城,下 。本隶藤州,永徽中来属 。光化四年,马殷表以县隶桂州 。孟陵 。下 。本猛陵,隶藤州,萧铣置 。贞观八年来属,更名 。光化中,马殷表以县隶桂州 。贺州临贺郡,下 。本绥越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富川、熙平郡之桂岭、零陵郡之冯乘、苍梧郡之封阳置 。土贡:银 。户四千五百五十二,口二万五百七十 。县六:临贺,下 。武德四年置 。东有铜冶,在橘山 。桂岭,下 。朝冈、程冈皆有铁 。冯乘,下 。有荔平关,有锡冶三 。封阳,下 。贞观元年省,九年复置 。富川,下 。有富水 。天宝中更名富水,后复故名 。有锡,有钟乳穴三 。荡山 。下 。天宝后置 。…… 富州开江郡,下 。本静州龙平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龙平、豪静,苍梧郡之苍梧置,贞观八年更名 。土贡:银、班布 。户千四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六 。县三:龙平,下 。武德四年析置博劳、归化、安乐、开江四县,寻以苍梧、豪静、开江隶梧州,九年省安乐、归化、博劳 。思勤,下 。天宝后置 。马江 。下 。本开江,后隶梧州,又复隶柳州 。长庆三年更名 。”
那么,唐朝时期富州、龙平县治所在原富川旧县治牛庙西岭尾自然村一带 。
2.4、宋朝开宝五年(972)龙平县迁徙今日的昭平
历五代十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废富州,撤销马江、思勤2县,并入龙平县,隶昭州;我认为此时因富川水的变化,龙平县与富川县的县治都已经迁徙到当时流水比较好的地方 。思勤县废,江水灌溉水田,河流变浅,龙平县紧随富川县迁移县治所 。《宋史·志第四十三·地理六》:“龙平,中 。开宝五年废富州,以县来隶,又以思勤、马江入焉 。熙宁八年,又隶梧州 。元丰八年复来隶 。宣和中改昭平 。淳熙六年复今名 。恭城 。下 。太平兴国元年,徙治于北乡龙渚市 。景定五年复旧 。”龙平县治所迁徙到今昭平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