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古明城 富川古墓群( 五 )


那么,县治区域的调整,县治在自然变化有改变后,调整迁徙县治则为必然 。在北宋开宝四年(971)至宋朝开宝五年(972),富川县、龙平县相继前后迁徙县治所在地 。
4、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富川县治所迁徙灵亭乡霭山下
史书记载: 今日富川古称冯乘,今日富江古时叫临水 。最早时临水(富江)岸有小村,古城有兵讯,稍后冯乘县治移到富阳的矮石,成小商街建驿站,并成为较大的商埠(盐埠) 。
古富川的县治在钟山,因明代洪武二十一年,瑶人盘大孝率领瑶民起义,攻占富川县城,杀知县,后占领恭城,临贺,道州,永明…… 。后明朝进行区域调整,清乾隆版《富川县志》记载:“今城创始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 。旧志云,洪武二十八年徙县治守御千户所,二十九年筑城富川 。初县无城,是年征蛮将军韩观疏请,知县张廷始建,百户余达,千户汪成、王礼、刘信相继竣事 。”,迁移至都庞岭余脉的西屏山下、富江上游的瞭高岭旁 。钟山始名钟山镇,置边蓬寨巡检司 。
5、明朝“富江”的出现,与原“富水”(今思勤江)形成区别
《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 富川府东少北 。元属贺州 。洪武十年五月改属浔州府,后来属 。西南有钟山县(本文下载注:应该为钟山,没有县一字),旧治於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於旧治 。北有秦山,接湖广道州界 。东北有氓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江华县分界 。又东有富江,南合贺水 。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检司” 。
与 《旧唐书·志第二十一·地理四》:“龙平 汉临贺县地,属苍梧郡 。吴置临贺郡,梁分临贺置南静郡,又改为静州,改南静郡为龙平县 。贞观八年,改为富州,以富川水为名也 。思勤 新置;马江 隋开江县 。长庆元年,改为马江 。皆汉临贺县地”以及唐《元和郡县志》也有记载:“灵溪水,今富水,去富川县西二里;又富川水在思勤县东五十步,南流经龙平县东,南入漓水 。”记载的富水,存在“富水”与“富江”的区别 。

富川古明城 富川古墓群

文章插图
明朝万历十五年驿路分布图
6、古富川县成为钟山县,古冯乘县成为富川瑶族自治县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一月,富川县治所从钟山镇迁至灵亭乡,即今富阳镇内的明富川县城 。万历四年(1576年)析富川之二五/都(今县南部)入昭平县,均属平乐府 。道光十四年(1834年),平乐理苗通判移至钟山 。
【富川古明城 富川古墓群】民国5年(1916)10月,经民国政府总统核准,析富川县之钟山镇区、昭平县之防字区、乐字区合并设立钟山县 。12月,省府委北流冯汝翼来钟筹备县治 。
民国6年(1917)6月,省府始委湖南徐世铎来任钟山县知事 。钟山县隶广西省桂林道 。民国19年属平乐民团区 。民国21年4月,属桂林民团区 。民国22年10月,属平乐民团区 。民国23年3月属平乐行政监察区 。民国29年4月属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民国31年3月至38年11月属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建国后仍称钟山县,属广西省平乐专区 。
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属平乐专区 。
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 。1961年7月,富川与钟山分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