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来到小山村之后……( 三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2019年初 , 周瑞锋回村时 , 跟舅妈周志平说起了神龙湾村要搭建村级物流电商服务站点的消息 。 “妗子 , 你别在县城了 , 现在国家发展农村电商 , 在家门口弄个这 , 不比在外头打工强?”
听到这儿 , 周志平默不作声 , 但暗暗心动——这是一位做事认真、心思细腻的女子 。 38岁的她刚参加完县城的电商培训 , 并在手机上开设了自己的网店 , 其实早就有了盘算 。
偶尔两声犬吠 , 让夜晚的神龙湾村更显宁静 。 英仙座如一张天弓高悬头顶 , 木星正奋力爬出西侧的山头 。 街面上的商户都已闭门 , “吱呀”一声 , 周志平从自己的商店走出 , 抱着一摞资料 , 走向正对面的快递服务网点 。 “晚上才有时间整理一下今天的快递账单 。 ”现在 , 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在了神龙湾电商服务站点上 。
桌上的一碗面已坨 , 但她没顾上吃 。 一旁的货架上 , 满是没来得及取走的快递 。 其中 , 有火龙果、香蕉等热带水果 , 也有生菜、牛奶等日常食物——网购生活化已成为村民的习惯 。
周志平所在的村级电商服务站点 , 虽然是连接平顺县三级物流体系的末端环节 , 却不可或缺——就像是村级的“蜂巢” , 做最后的分发工作 。 时间久了 , 周志平对农村电商网点认识深刻:“我干的是最后100米的事情 。 ”
说是100米 , 又岂止100米 。 有一年夏天 , 太行山大雨 , 挂壁公路封闭维修 , 快递只能送到挂壁公路那头 。 好几天 , 她都要步行往返几公里取快递 , 扛着大大的编织袋 , 手上伤痕累累 。
“虽然辛苦 , 但能帮到村民 。 收发快递 , 一个月能收入1000多元 。 村民取快递时会顺手在商店买东西 , 也能收入1000多元 。 好的时候 , 有好几千元呢 。 ”周志平说 。
前不久 , 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83亿件 。 这一年 , 神龙湾村共完成33693件物流快递的上行、下行 。 听到采访人员介绍数据 , 周志平意识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 , 神情颇为自豪 。
通达 , 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人呢?”周志平手拿着快递 , 站在村里一家养殖场门口 , 后面跟着几个人 。 周志平的突然到访 , 让养殖场老板方亮两口子有点意外:“最近没买大件啊 , 怎么还‘组团’送货?”
周志平腼腆一笑:“有人看见你们直播 , 跟着手机定位到了村头找不到 , 我就顺便把他们领到后沟来了 。 ”
“啦啦啦”的声音在山谷回荡 , 方亮一嗓子喊完 , 一只只家畜跑得飞快 , 从两边的山坡奔下来 。 方亮从三轮车上搬下一颗冻得瓷实的南瓜 , 投摔在地上 , 立刻遭到哄抢 , 场面甚是热闹 。 旁边的妻子刘静拿着手机直播 , 实时解说着:“大家可以看到 , 我家养殖场不喂饲料 , 喂的都是南瓜、野党参和连翘……”
在这条山沟里 , 年近不惑的方亮、刘静两口子 , 已经坚守了8年 。 如今 , 通过互联网直播 , 夫妻二人已经小有名气 。 “连续播的那几个月 , 每天都有5000多人观看 , 产品卖到了不少地方 。 ”
从通路 , 通网 , 到通畅物流 , 偏远的神龙湾村接通并融入了大市场 。 红火的电商直播进一步泛起涟漪 , 正一圈圈地在村里、县里荡漾开来 , 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也在这里次第展开 。
——直播带动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 。 连树斌介绍 , 目前平顺县电商团队逐渐成长 , 小微个体已有400余家 , “直播达人”扶持计划孵化出100多个带货主播 , 各类电商培训5548人次 。 2021年 , 平顺县网络销售额达2.76亿元 。
——销售旺盛促进加工业升级 , 推动产品标准化、品牌化 。 “一根两年生的潞党参 , 网上卖50元 。 这一小瓶5毫升的精粹口服液就要5元 。 ”正来药业负责人范孝忠开着玩笑 , “别看贵 , 2020年我们销售了3000多万元 。 ”在平顺县电商服务中心 , 党参挂面、党参饼干、小米炒党参等30多款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