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周期延长、购车优惠减退……准车主为何提车难?( 二 )


在此背景下 , 部分厂商和经销商采取加价提车、削减优惠甚至降低配置的方法 , 由消费者为此“埋单” , 甚至渲染焦虑等 , 使消费者对车市价格未来走向存有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 愈发期待及早提车 , 加剧了供需矛盾 。 许海东表示 , 一些中高端品牌特别是进口品牌的经销商要求消费者“加价提车” , 部分新能源车企利用财政补贴退坡作为噱头进行营销宣传 , 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市场失序 , 增加了消费者的提车难度 。
“目前不少消费者的心态还属于‘追涨不追跌’ 。 厂商越是提价 , 经销商越是渲染焦虑 , 消费者就越是急切 。 一些原本不急于购车、正在等待观望的消费者也入市抢购 , 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进一步脱节 。 ”许海东说 。
供应正逐步改善
尽管面临消费者提车难、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等短期问题 , 中国汽车市场长期总体向好局面没有变 。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 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 , 为中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
针对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近日表示 , 将着力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 , 集中力量解决汽车等领域芯片短缺问题 , 畅通关键零部件供应渠道 。 工信部明确 , 将全力以赴维护汽车工业平稳健康运行 , 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企业发展 ,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介绍 , 2021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较上年增长33.3% , 汽车芯片供应正逐渐加大 。 业内人士认为 , 供应链“强筋健骨” , 芯片产量稳步增长 , 将为新车交付提供坚强保障 。
去年以来 , 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汽车消费 。 下一步 , 如何改善汽车供给 , 推动市场平稳运行和行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 , 要做好市场监管 。 许海东表示 , 部分车企不合理的营销和竞价策略不仅影响到消费者权益 , 也压缩了车企自身利润空间 。 “要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 加强对厂家和经销商的管理 , 防止个别从业者利用原材料短缺、政策环境变化等向消费者散布焦虑情绪、大搞‘加价提车’等行为 , 从而保障好消费者权益 。 ”许海东说 。
另一方面 , 持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 需要政策支持打出“组合拳” 。 许海东表示 , 首先应做好保供稳价 , 确保供应链畅通 , 让想买车的消费者顺顺当当提上爱车 , 同时鼓励车企开发更多适合中国不同消费群体的车型 , 吸引潜在消费者 。 此外 , 继续推动汽车消费管理从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 , 通过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应配套措施 , 切实解决消费者在使用环节面临的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 。 “这样 , 消费者才会更愿意买车、用车 。 ”
2022年 , 汽车市场供需两端是否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认为 , 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复苏超过预期 , 向社会传达出市场触底反弹、进入上升通道的希望和信心 。 随着原材料供给持续改善、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 , 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恢复发展的良好势头 。
【交付周期延长、购车优惠减退……准车主为何提车难?】“2022年上半年 , 全球芯片市场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 下半年 , 随着全球芯片企业产能恢复、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 ‘芯荒’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 同时 , 要看到还有众多消费者尚在观望或等待提车 , 这部分被供给不畅压抑的需求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得到释放 。 总体看 , 今年汽车消费市场产销两旺的前景可期 。 ”许海东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