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旅游行业成为了第一个内循环的样本 , 我身边一些做京郊民宿的朋友这几年都赚到了钱 , 我也相信疫情后民宿市场行情会更好 。 ”
有人黯然离场 , 有人仍在坚持 , 也有人逆风前进 , 这或许就是正在加速洗牌的民宿行业当下的百态 。
热钱上门的繁荣
汪掌柜是安徽省黄山歙县人 , 入局民宿行业之前 , 曾是一名专业导游 , 有着国际导游的从业经验 , 对国外民宿的发展形态有一定的了解 。 2014年 , 她看到云南民宿的兴起 , 彼时的歙县古城里却还没有一家民宿 , 于是她萌生了回乡开民宿的想法 。
“对于一家民宿来说 , 选址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 我没想挣什么大钱 , 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民宿将真实的徽州人生活展现给大家 。 ”
和很多精品民宿不同 , 汪掌柜的经营之道就是“接地气” , 从建筑到摆件 , 九月徽州处处彰显着徽州文化的印记 。 免费与房客分享食物、亲自驾车带客人出游、传播徽州文化……
也是在那两年 , 民宿行业刚好迎来了快速发展 。 不仅从小众产业变成了风口 , 资本疯狂涌入的同时 , 各种概念炒作也层出不穷 。 中国旅游协会发布的《2017年民宿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 , 我国民宿数量从2016年的5万多家发展到2017年末的20万家 , 同比增长300% 。
在2017年 , 投资人频繁到访 , 几乎踩破了九月徽州客栈的门槛 。 “有知名旅行商邀请我加盟的、有的则要求直接挂名 , 还有的邀请我去异地授权挂牌 。 虽然方式不同 , 但都表示不需要我出一分钱 , 只要授权和简单指导 , 我就能躺着赚钱 。 ”回忆起民宿发展的疯狂期 , 汪掌柜滔滔不绝 。
“不过最后 , 我都一一回绝了 。 ”汪掌柜表示 , “在我的认知范畴里 , 民宿真的不是一门赚快钱的生意 , 也不适合走连锁的道路 。 它反映出的更多的是民宿主人对生活的感悟 , 实在是挤不上暴富的快船 。 ”
与汪掌柜一同感受到民宿火爆还有彼时的“北漂”Mark , 和公关公司的老板余柏良 。
“90后女生当包租婆 , 年赚十几万”、“改造自家老屋做民宿 , 年入百万”、还有“辞去百万年薪 , 开民宿实现财富自由”等报道 , 让当时“北漂”的Mark对这个行业蠢蠢欲动 。
于是 , 早已厌倦了漂泊的Mark毅然决然选择辞职回乡创业 , 拿着自己全部30多万元的积蓄在老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 , 开了一家民宿 。

文章图片
图2/4
与Mark不同的是 , 在进入民宿行业之前 , 余柏良已经拥有了一家公关公司 , “之所以会在2017年进入民宿行业 , 主要是因为我当时帮一位美国留学的朋友订北京的民宿 , 结果竟然一房难求 。 ”于是 , 余柏良开始研究民宿市场 , 发现城市民宿正值火爆时期 , “民宿是可以解决剩余产能 , 促进共享经济的长久且稳定的行业 。 ”
就这样 , 余柏良在北京创办了逅来民宿 , 并将它成功做成了副业 。
余柏良对燃财经表示 , 2017年到2019年是民宿行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 公司一度在三里屯、国贸和望京等北京最核心的商圈拿下过120套房子 , 投入成本也从一开始的七八十万元追加到六百多万元 。 “民宿的消费群体偏年轻化 , 80后其实都比较少了 , 90后、95后居多 , 再有就是海外人士 。 ”
与此同时 , 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迅速走红 , 一方面成为了游客自发传播当地风景民俗的工具 , 另一方面 , 也成功掀起了一波种草、打卡的新热潮 。 凭借之前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互联网产品形态的把握 , Mark也在民宿推广首先了这些互联网社交平台 , 通过拍摄短视频在抖音和小红书积累粉丝 , 并为自己的民宿带来了首批客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