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调整将常态化
当前 , 关于物理网点的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 首先是总数下降 。 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最新披露数据显示 ,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总数 , 从2017年末到2020年末由22.87万个降到22.67万个 。 随着网点一起减少的还有ATM机 。 其次是有减有增 。 根据银保监会公开信息统计数据发现 , 2021年国内有超千家银行网点被裁撤 , 同时又有超千家银行网点获批开业 。
对此 , 周茂华认为 , 关闭一些网点的同时又新开一些网点 , 总体上物理网点并未明显减少 , 并不会迎来“关停潮” 。 假如部分网点的盈利持续无法覆盖成本 , 并且在获客方面没有优势 , 就可能被裁撤或与其他分支网点合并 , 这属于正常市场化行为 , 未来银行网点调整将是常态化 。
移动支付盛行 , 金融服务无处不在 , 要说网点没有危机感谁也不会相信 。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建议 , 网点调整优化 , 要根据银行的特点做出选择 。 不同类型的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 通过优化网点空间布局结构、推进网点数字化转型、适当撤并低效网点等措施 , 降低网点运营成本 , 提升各项服务质量 。
娄飞鹏表示 , 目前来看 , 尽管与线上渠道相比 , 网点渠道成本较高 , 但网点是银行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流的主渠道 , 是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因素 , 金融科技还不能完全替代网点 , 长远来看预计网点也不会全部消失 。
网点虽然有较长时期存在的价值 ,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一成不变 , 需要对其价值意义进行新的定位 。 一是线下服务相对线上服务来说不太方便 , 但业务办理中有人工复核和机器识别过程 , 金融风险防范上了“双保险” 。 二是网点可作为产品宣传推介、品牌价值提升的一个渠道 , 增加银行自身的实际价值 。 三是网点不再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 还需根据周围生态环境变化不断叠加功能 , 比如咖啡银行、书店银行、绿色银行等 。
未来 , 银行网点的路该如何走?专家建议 , 首先要建立更加科学的网点评价机制 , 在内部改变对网点的考核 。 不但要关注营业收入、利润等 , 还要关注网点的无形价值 。 其次要从系统、前瞻的角度 , 适度控制网点数量 , 做好网点规划布局 , 对不同的网点从功能定位、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管理 。 最后推动网点从结算交易向满足客户多元金融需求的营销和体验服务转变 ,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
【身边的银行网点会消失吗——银行业服务终端模式调整升级情况调查】“未来银行一定是深度线上化的 , 但线上化并非万能 , 线上渠道常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固有短板 。 ”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表示 , “尽管人们的消费行为习惯在不断变化 , 但是像便利、情感、尊重等人性的基本需求是不会变的 , 我们就要从这一点出发 , 打造‘有温度’的银行 。 兴业银行智慧网点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实现互联互通 , 共同建立起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覆盖全国、衔接境内外的庞大服务网络 , ‘天地对接’服务模式初步成型 。 ”(采访人员 王宝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