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业内交流的过程中 , 换电站常常被与加油站类比 , 相比起需要长时间停留的充电站 , 换电的模式与加油更加接近 。 因此有人认为 , “只要公共基础设施做得足够好 , 私家车也一定会去‘公共加油站’的 , 家里的私桩没那么必要 。 ”

文章图片
图8/8
特斯拉:放弃换电 , 坚定选择超充路线
除了充电还是换电外 , 另一个争议在于 , 换电模式到底该服务于运营车辆还是私家车 。
对运营车辆的换电服务业务已较为成熟 , 如奥动新能源一直采用的都是To B模式 , 直到2021年广州车展前夕奥动全国首座换电体验中心落成 , 才正式开始了向To C的转型 。 在过往的实践中 , 运营车辆对补能效率、补能频次的需求 , 与换电模式更加贴合 , 稳定的需求也更能支持运营商的业务发展 。
但To B模式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 , 运营车辆有限、市场天花板较低 , 集中的运营时间还将导致换电站高峰期服务承压、非高峰期无人问津的窘境 。
因此 , 参照加油站最早服务出租车、后来也服务私家车的发展历程 , 换电行业中不少人坚信换电模式必将从To B走向To C——如果电池标准化问题能够解决 ,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足够完善 , 换电模式要打通C端并不是问题 。
当然 , 要实现这样的前提就是最大的难点 。 十年前换电模式被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 十年之后被“嫌弃”的换电成了新的风口 , 但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依旧还在市场的上空盘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