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0电池量产终于提上日程?明年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拐点
《科创板日报》(编辑 郑远方) , 据日经新闻今日报道 , 松下计划在日本歌山县投资800亿日元(约合7亿美元)建造4680电池厂 , 今年启动小批量生产 , 确认技术安全性及高效性之后 , 2023年便将投入大规模量产 。
【4680电池量产终于提上日程?明年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拐点】产能目标尚未确认 , 预计年产能约10 GWh , 相当于15万辆汽车电池需求 。 目前松下圆柱形电池的总产能月50 GWh/年(包括内华达州厂2170电池及日本1865电池) 。 前述10 GWh或许只是初期产能规划 , 公司计划在美国等其余国家建厂扩大量产规模 。
针对这一消息 , 松下表示 , 正在研究大规模量产的各种途径 , 本财年内将建立一条试产线 , “但目前没有任何消息需要宣布” 。
实际上 , 这是松下首次流出4680电池量产时点 。 此前 , 各路4680电池相关消息基本仅提及试产 , 例如 , 松下此前透露 , 将于今年3月启动试产;马斯克则预计 , 特斯拉将于今年开始内部生产4680电池 , 首批搭载该电池的车辆也将在今年发货 。
明日(1月26日) , 特斯拉就将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议 , 届时马斯克或将透露4680电池相关进展 。
除松下、特斯拉之外 , 国内比克电池与亿纬锂能在4680电池方面发展相对加快 , 目前这两家公司已推出相关集成技术 , 并给出较为具体的计划 。 头豹研究所预计 , 2023年4680电池将迎来规模化市场应用的拐点 。
由于4680电池从技术层面切入 , 寻求单Wh成本下探 , 并追求能量密度提升 , 因此硅碳负极、单壁碳管、LiFSI等高性能材料需求有望持续攀升 , 同时 , 其外壳制造工艺、极耳焊接等环节或将出现相应进步与变化 。 另外 , 4680电池对设备性能要求也大幅提高 , 华西证券认为激光切割/焊接工艺优势显现 。
A股产业链中 , 材料环节 , 芳源股份、中伟股份主营正极材料前驱体 , 两者均已打入特斯拉供应链;中国宝安、天奈科技、天赐材料已纷纷布局4680电池材料;
设备环节 , 赢合科技已开始批量向客户供应满足4680电池生产的关键设备;海目星的高速激光制片机主要用于锂电池极耳切割;杭可科技4680样机已完成并交付客户使用 。
零部件方面 , 科达利已布局4680电池结构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